游客
题文

近代以来,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并一步步走向伟 大复兴。
【屈辱沧桑】
材料一   仔细阅读下列三幅图,回答问题。

(1)上面三幅图片见证或刻画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程。图一中的"废墟"是哪次侵华战争造成的?哪一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的"扯线木偶"?图三"缠满绷带的 病躯"所反映的信息,表明当时中国社会性质最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革命风潮】
材料二   中山陵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整个建筑朴实坚固,合于中国传 统观念,又符合孙中山的气概和精神。
--《孙中山陵寝设计的背后秘密》
(2)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在组织创立、指导思想、革命结果等方面的哪些活动和功绩"唤 起了民众"? 
【独立自主】
材料三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 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3)材料三中"民族独立"和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建国初期,毛泽东把"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和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两大运动是什么?
【壮丽篇章】
材料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 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最壮丽的篇章。
(4)改革开放后,引领中国最终走向"民富国强"的科学理论是什么?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90 年代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新中国成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俄国二月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日建交 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到强侵略,国门被迫打开的情况中艰难开始。

(1)上面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些重大运动?
(2)请你在空格中继续绘制这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

“师夷长技”



三民主义


(3)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1919年到1949年,一共三十年时间。
(1)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该事件发生的导火线是什么?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合作,请问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叫什么?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的会议不断的促进自己的成长。请问其中具有生死攸关转折点意义的是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内战。第一次是从1927—1936年的十年内战;第二次是1945—1949年的解放战争。请问,在解放战争期间,内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人民解放军在哪个战役中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图

材料二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北师大教材七年级上 严复对废XX的评价
材料三1912年中国初中开设课程

修身
国文
外语
历史
数学
博物
理化
法制
经济
画图
乐歌
体操
手工


园艺
缝纫

(1)材料一是哪所大学的旧址?什么时期创立的?与哪位皇帝有关?1912年该校改名为北京大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清政府于1905年废除了什么制度,该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3)根据以上表格,对比现在我们学校设置的课程,说说你的看法?(难度题,挑战一下哦)

阅读下列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类别
企业
时间
创办人
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
安庆内军械所
1861年
曾国藩
中国第一个近代煤矿
开平煤矿
1878年
李鸿章
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企业
汉阳铁厂
1890年
张之洞

(1)表中所列内容与哪一次运动有关?该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2)表格中提到的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在当时属于哪一派别的代表?他们创办企业的目的是什么?
(3)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这次运动进行简要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1894~1895年,外敌入侵,清军在战争中惨败。针对此事,有人在北京城门上题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1)“三军败绩”指中国在哪一场战争中的失败?
(2)此联中的“求和”指的是什么条约?
(3)请你说出它的主要内容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