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
B.置换反应前后,组成各物质的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
C.用CO还原氧化铁,反应物CO与氧化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 |
D.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是两类不同的变化,因此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不可能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
下列实验中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
A.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CO,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CuO粉末
B.不需要加入其他任何试剂就能鉴别出NaOH、NaCl、HCl、FeCl3四种溶液
C.除去Cu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2,可加入适量铁粉,过滤
D.鉴别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可以加水溶解
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加聪明。以下归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化学资源的认识 |
B、对化学元素的认识 |
①可用塑料来代替钢制造汽车零部件 ②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 ③氢气是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但目前未能广泛使用 |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②目前使用最多的金属是铁 ③稀土资源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应合理利用与保护 |
C、化学中常见的“三” |
D、化学与人体健康 |
①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②CO、NO2、SO2﹣﹣三种污染性气体 ③原子、中子、电子﹣﹣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 |
①煤气泄漏﹣﹣先打开排气扇 ②缺铁会引起贫血症 ③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不能食用 |
A.AB.BC.CD.D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的质量 |
20 |
5 |
2 |
37 |
反应后的质量 |
待测 |
35 |
2 |
12 |
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待测物质的值为15
C.物质Y一定是单质
D.反应中Y、W的质量比为6:5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最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C.碱溶液的pH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碘单质(I2)是由碘原子直接构成的
B.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C.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D.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