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春暖花开,正是踏青游玩的好时节。同学们自发组织到郊外游玩、野炊。他们携带了铁锅、食盐、食醋、面条、西红柿、去污粉(有效成份为碳酸钠)等必备物品。
(1)同学们在游玩时常闻到花香的气味,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                   
(2)在携带物品过程中,小刚同学不慎将装食盐、去污粉的瓶子混淆了。有的同学建议,用所携带物品中的                   (填名称)就可以将它们区分开来。
(3)野炊时,小明生火后,小心地调节铁锅到合适的高度,他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避免铁锅被烤坏     B.使用外焰加热      C.避免做汤时溅出
(4)野炊结束时,小辉用干布抹去铁锅表面的水珠。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药品的分类 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4分) 请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⑴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⑵ 2个二氧化碳分子
⑶ +5价的磷元素⑷ 铵根离子

大龙在公园看到绿化工人往树干上涂抹具有杀菌杀虫作用的悬浊液,对其成份产生了好奇,于是他带回了一些样本进行研究。
信息提示: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叫做焰色反应。如:钠——黄色;钙——砖红色;钾——紫色;钡——黄绿色
Ⅰ猜想与假设:该制剂可能为波尔多液
Ⅱ实验探究: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取样,将其置于大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水,静置片刻
上层有黄色固体漂浮,中层为无色液体,下层有较多白色固体

取少量中层液体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另取少量中层液体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现砖红色

取少量黄色固体灼烧
燃烧,放热,产生淡蓝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

向下层白色固体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固体完全溶解,但仅产生少量气泡

Ⅲ实验结论:
(1)根据上述实验①,可以判断该悬浊液中(填“含”或“不含”)硫酸铜;
(2)根据上述实验(填序号),可以判断该悬浊液中含有氢氧化钙;
(3)根据上述实验④,可以判断黄色固体是
(4)写出⑤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分)向装有固体的试管中滴入适量无色液体,固体溶解。请根据所给信息完成填空。
(1)若固体为红褐色,加液体后得到黄色溶液。则固体可能是
(2)若固体为黑色粉末,加液体后得到蓝色溶液,无色液体可能是
(3)若固体为白色,无色液体为水,混合后所得液体温度升高,则固体可能是

(3分)根据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约为
(2)将40℃时上述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45℃,所得氯化铵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或“=”)硫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
(3)60℃时,将氯化铵和硫酸钠各35g分别溶于100g水中形成溶液,冷却到20℃时,有晶体析出的是

化学反应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请将下列变化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在括号内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并按照要求填写正确答案。
(1)生石灰制熟石灰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铝和二氧化锰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造金属锰,同时生成另一种氧化物,()反应
(4)做化学实验时,不小心皮肤上沾上了硝酸银溶液,过一段时间会出现黑色痕迹,很难洗去,这是因为硝酸银见光分解生成一种金属、一种红棕色气体(NO2)和一种能供给呼吸的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反应条件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反应物相同但条件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①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生成碳酸,为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应加入的试剂是
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使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和氧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