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
"一带一路"是指()
|
2. |
共建"一带一路"() ①体现了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
在2012年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争中出现一幕,中国学生因为没有给外国小朋友准备礼物,尴尬之下只能以人民币回赠;在餐桌上,中国孩子热烈讨论,谈笑风生,外国孩子却在安静就餐……同学们对此场景有不同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不文明、不尊重人的表现
②在国际交往场所,是否文明礼貌会影响国家形象
③不同国家有不同文化,要尊重差异、保持特色
④在不同的公共场所,都有自觉遵守文明礼貌规则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中国网民已超五亿,上网可传信息,查资料,学习求医,淘宝购物,工作娱乐,结交新友,了解政府施政纲领,利民措施。人们进入“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时代。但是无论何时,我们特别是青少年都应该保持网络交往的警惕性。请回答下列小题:材料反映了()
①网络生活很丰富,网络交往很诱人
②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对象,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
③网络世界有独特优势,我们可享受网络的诸多益处
④网络充满了陷阱,青少年能避则避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在“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我们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就要()
A.放松警惕,广交朋友 | B.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 |
C.摆脱约束,任意言论 | D.依赖网络并随意消费 |
我们要提高网络交往的警惕性,是因为网络交往神秘莫测,其交往对象具有()
A.虚拟性、间接性、隐蔽性 | B.虚拟性、直接性、隐蔽性 |
C.公开性、虚拟性、间接性 | D.公开性、真实性、间接性 |
现时年轻人在网上发言时,流行大量的缩略词和谐音词。比如,把“这样子”说成“酱紫”,用“汗”字表示震惊、无奈等。这类语言有一个新名词指代——“汗语言”。不少年轻人对于“汗语言”津津乐道,而对学习“汉语”兴趣索然。对此看法正确的是()
A.这是错误的。因为汉语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认真学习和弘扬 |
B.这是正确的。因为网络时代,学“汗语言”更时髦 |
C.这是错误的。因为学汉语就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D.这是正确的。因为“汗语言”更能与世界接轨 |
比较下列奥运会会徽的异同,可以得出的感悟是()
①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②我们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③各国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应尊重本民族的文化,抵制外来文化
④文化交流应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多样性、共同繁荣进步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在某国一度流行“电视老师”,该国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在上“电视中学”。有人认为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老师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小了。你认为这种观点()
①忽视了师生交流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②忽视了老师对学生人格力量的影响
③充分肯定了信息技术的作用
④忽视了老师也在进步,完全可以超越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⑤忽视了老师在与我们交往中给予的精神力量
A.①②⑤ | B.①③④ | C.②③⑤ | D.②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