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给孩子减轻识字和背诵的压力,某地让古诗词从小学语文课本中“退役”了。对此,盐城市某中学生九年级(1)班决定开展一次学习古诗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第一小组搜集了一组古诗词并制成了下表:

古诗词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要求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请你完成该表相关内容。
第二小组搜集到一段国家领导人的讲话:
习总书记在北师大与师生交流时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要把古诗词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不少于2个角度,4分)
第三小组策划了一次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朗诵活动。
(3)你谈谈活动后的体会。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李从小就明理懂事,乐于助人,多次被评为校十佳少年。一次乘车时,他发现有个小偷在偷别人的钱包,旁边大人也看到了,却不敢声张,他急了,大喊“有小偷!”正义的群众当场抓住小偷,小偷收到了法律的制裁,小李受到了警察的表扬。
(1)材料中画线处小李前后的行为是有必然联系的,请谈谈你的理解。
(2)很显然,小李和抓住小偷的群众是正义的,正义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小偷受到了 法律的制裁,小李受到了警察的表扬。从法律和道德的关系角度谈谈这说明了什么?

最近一股“韩流”来袭,一部《来自星星的你》风靡全国,也深深影响到当代中学生,校园中“哈韩”现象也渐渐兴起,很多中学生对韩国流行音乐、偶像剧、服饰打扮等着迷不已,纷纷效仿。
(1)“哈韩”现象在校园兴起,很多中学生纷纷效仿,反映了当代中学生存在一种什么心理现象?
(2)这种心理对我们的发展有何影响?对此,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分析说明
.材料一:报载,南京一市民为儿子过生日,当11岁的“小寿星”许完愿吹蜡烛后,小孩的家人问他许的是什么愿时,他毫不避讳的说出自己的“心声”:“我许的愿望是买彩票中500万,然后环游世界,最后用剩下的钱买个官做做„„”孩子的这番话,令成年人目瞪口呆。
材料二:拖把、扫帚凌乱地摆放在学校门口,视而不见,考完试以后桌椅凌乱不堪,学生吃完点心,包装纸到处乱扔。
(1)材料一、二共同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中所列现象,你所在的学校有没有?请举三例。
(3)为改变这种现状,学校和个人应如何做?

材料:学校团委要组织九年级同学星期天去社区敬老院打扫卫生,班主任动员小明参加,小刚以要看NBA球赛为理由,不愿参加。班主任要小明以班集体的利益为重,可小明说集体和他无关。
(1)请运用所学知识,帮助材料中的班主任劝说小明。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应如何履行关爱集体的责任?

九年级学生刘明平时学习不认真,经常旷课,这次他数学仅得了42分,回到家,妈妈问他为什么考得这么差?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的分已经不少了,你和爸爸整天忙生意,谁管过我学习?”刘明的话对吗? 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