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可以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B.CaCl2、MgCl2晶体都容易潮解,它们潮解的实质是晶体表面吸水形成溶液 |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推断冶炼金属时可能的方法 |
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以判断某些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 |
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和1molY进行如下反应:
X(g)+Y(g) 2Z(g)+W(s) △H>0,当反应进行到2min时达到平衡,测知Z的浓度为0.2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向平衡混合物中加入少量W,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
B.平衡后再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 |
C.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 |
D.2min时,用Y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2mol·L-1·min-1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沉淀 |
B.称取等质量的两份铝粉,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和过量![]() |
C.向NaH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无沉淀,而向Na2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
D.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g铁与足量的盐酸或氯气反应,电子转移总数均为0.3NA |
B.25℃时,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2NA |
C.46gNO2或46gN2O4所含原子数均为3NA |
D.1 mol A1放入足量的冷浓HNO3中或稀HNO3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3NA |
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及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10.5g NaCl时应在右边托盘中放入10g砝码 |
B.粗盐提纯时,为了加快![]() |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D.测定溶液pH的操作:将pH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
现有常温时pH=1的某强酸溶液10 mL,下列操作能使溶液的pH变成2的是
A.加水稀释成100 mL |
B.加入10 mL水进行稀释 |
C.加入10 mL 0.01 mol·L-1的NaOH溶液 |
D.加入10 mL 0.01 mol·L-1的HCI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