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③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元素①②④⑦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上述元素形成的单核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
(3)元素①与元素⑥按照原子个数比为1:1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4)元素⑤形成的单质加入到元素②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中,反应生成两种强酸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石油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重要物资。B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A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
Ⅰ.有关物质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
(1)足量烃B通入溴水的实验现象是 。
(2)反应②属于 反应(填有机反应类型)。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Ⅱ.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反应③进行探究活动,设计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
(4)在实验中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 。
(5)反应结束后b中的现象是 。
A、B代表不同的物质,都是H、N、O、Na中的任意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A的水溶液呈碱性、B的水溶液呈酸性,请找出A、B可能的两种组合。要求:相同浓度时,A1溶液中水电离程度小于A2溶液中水电离程度,B1溶液中水电离程度小于B2溶液中的水电程度。
(1)写出化学式:Al :____;A2:___;Bl :___;B2:____
(2)相同温度下,当A1、B1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
(3)写出0.l mol·L-1的A2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排列______。
(4)B1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B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原因是___________。
(5)若常温下B1、B2两溶液的pH = 5,则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
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化学方程式如下:2NO+2CO2CO2+N2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 浓度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
(2)前2s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_____。
(3)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H___0(填写“>”、“<”、“=”)。
(4)假设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____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缩小容器的体积
(5)在温度和体积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能够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
A.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B. NO 、CO、CO2、N2分子数之比为2:2:2:1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消耗lmolNO的同时,就有lmolCO生成
下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装入含酚酞的0.01 mol·L-1CH3COONa 溶液,并分别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
然后向烧杯①中加入生石灰,向烧杯③中加入NH4NO3晶体,烧杯②中不加任何物质。
(1)含酚酞的0.01 mol·L-1CH3COONa溶液显浅红色的原因为(用离子方程式表达)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发现烧瓶①中溶液红色变深,烧瓶③中溶液红色变浅,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水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
B.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
C.NH4NO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
D.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
(3)向0.01 mol·L-1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NaCl固体、Na2CO3固体、FeSO4固体,使CH3COO-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左”、“右”或“不移动”)
如图所示,在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中可以组成不同的电池。
(1)①当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Fe电极是_____ (填“正”或“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②当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时,Al电极是____(填“正”或“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2)若把铝改为钢.电解质溶液为浓硝酸,则Fe 电极是_____(填“正”或“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