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如下合成路线,甲经二步转化为丙: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和丙均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 |
B.反应(1)的无机试剂是液溴,铁作催化剂 |
C.步骤(2)产物中可能含有未反应的甲,可用溴水检验是否含甲 |
D.反应(2)属于取代反应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5 ℃时,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
B.0.1 mol·L-1的NaHSO4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2NA |
C.0.1 mol Zn与含0.1 mol HCl的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
D.标准状况下,18 g H2O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A |
某氯原子的质量是a g,12C原子的质量是b 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a/b
②m 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aNA)mol
③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g
④a g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7 mol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②③ |
“绿色化学”是人们最近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主要内容之一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作用。下列化学反应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 )。
A.制CuSO4:Cu+2H2SO4(浓)![]() |
B.制CuSO4:2Cu+O2![]() |
C.制Cu(NO3)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
D.制Cu(NO3)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
下图是实验室模拟煤的干馏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上图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
B.液体X的pH>7,液体Y是黑色黏稠状的煤焦油 |
C.气体Z易燃,可还原CuO,也可使溴水褪色 |
D.液体Y是一种纯净物 |
将煤块粉碎,经脱硫处理,在适当过量的空气中燃烧,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
①使煤充分燃烧,提高煤的利用率 ②减少SO2的产生,避免造成“酸雨” ③减少有毒的CO产生,避免污染空气④减少CO2的产生,避免“温室效应”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