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熔点:Al>Na>K
③ⅡA族元素的阳离子与上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④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⑤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⑥已知H2SO4(aq)+2NaOH(aq)=2H2O(l)+Na2SO4(aq) △H= -114.6kJ·mol-1 则中和热为57.3kJ·mol-1
⑦两个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只可能形成共价键,而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中一定含离子键
| A.②④⑥ | B.①⑤⑥ | C.②③④ | D.①⑤⑦ |
分子式为C4Hl0烷烃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物中含有两个氯原子且位于相邻碳原子上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 A.3种 | B.4种 | C.5种 | D.6种 |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H2 |
| B.用图2所示装置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的混合物 |
| C.用图3所示装置验证Na和水反应的热效应 |
| D.用图4所示装置蒸干A1Cl3溶液制备无水AlC13 |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反应后,最终没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A.过量Ba(OH)2溶液加入明矾溶液 | B.过氧化钠投入到FeC13溶液中 |
| 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 D.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
| 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
| C.多糖、油脂、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
| D.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可以吸收乙烯,所以可用此物保鲜水果 |
下述根据下列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结论 |
|
| A |
分别向2mL0.1mol·L-1CH3COOH溶液和2mL0.1mol·L-1H3BO3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NaHCO3溶液,前者有气泡产生,后者无明显现象 |
酸性:CH3COOH>H2CO3>H3BO3 |
| B |
向浓度均为0.1mol·L-1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
溶度积:Ksp(AgCl)<Ksp(AgI) |
| C |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 |
证明生成了乙烯 |
| D |
将少量的溴水滴入NaI溶液中,再滴加CCl4,振荡、静置,溶液分为两层:上层溶液无色,下层溶液紫红色 |
氧化性:Br2>I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