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为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用一定量NaOH稀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测得的中和热数据,来推算一定量的稀H2SO4和NaOH稀溶液反应的反应热 |
B.用沸点数据推测能否用蒸馏的方法将两种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 |
C.用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大小 |
D.用原子(或离子)半径数据推断某些原子(或离子)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
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
B.反应可表示为X+3Y![]() |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
可逆反应:A2(?)+B2(?)2AB(?)ΔH=-QkJ/mol,当温度和压强改变时AB物质的量的变化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2、B2及AB均为气体,Q>0 |
B.AB为气体,A2、B2至少有一种为非气体,Q>0 |
C.AB为气体,A2、B2有一种为非气体,Q<0 |
D.AB为固体,A2、B2有一种为非气体,Q>0 |
100℃时,将0.1 mol N2O4置于1L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 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
N2O4(g) 2NO2 (g)。下列结论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
②NO2生成速率与NO2消耗速率相等
③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④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⑤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⑥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
⑦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⑧烧瓶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②③⑥⑦ | B.①④⑧ | C.只有①④ | D.只有⑦⑧ |
如图是表示:2X (g)+Y (g)Z (g)+R (g)⊿H<0 的气体反应速率(υ)与时间(t)的关系,t1时开始改变条件,则所改变的条件符合曲线的是
A.减少Z物质 | B.加大压强 |
C.升高温度 | D.使用催化剂 |
图中的曲线是表示其他条件一定时,2NO+O22NO2⊿H<0反应中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图中标有a、b、c、d四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 ).
A.a点 | B.b点 | C.c点 | D.d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