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小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是点燃的蜡烛,B是与A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①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确定了像的位置;
②实验时应点燃A蜡烛的目的是为了 ,实验中拿掉B蜡烛,用白纸板放在其位置上,我们 (选填“能”或“不能”)在白纸板上看到A蜡烛的像
(2)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15cm刻度处,这时应向 (选填“左”或“右”)侧移动光屏,才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清晰的 像。(选填“实”、或“虚”)
在测某同学沿直线跑步时前40m的平均速度时,所给的器材有:米尺、皮尺、天平、量筒、秒表
(1)本实验所用到的实验器材是______和_______.从起跑计时,4位计时员记录了此同学跑步通过10m、20m、30m、40m处的时间,如下表
计时员位置 |
10m处 |
20m处 |
30m处 |
40m处 |
时间(s) |
8 |
15 |
24 |
30 |
根据上面的数据,
(2)从10m处到30m处,此同学跑步的平均速度是m/s;
(3)此同学_______(填“是”或“不是”)匀速运动的。
小东想估测出某种油的密度ρ油,他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刻度尺.小东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首先找一根直硬棒,用细线系在O点吊起,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已知密度为ρ的金属块B挂在硬棒左端C处,另外找一个重物A挂在硬棒右端,调节重物A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物挂在硬棒上的位置为E,如图所示.下面是小东测出ρ油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东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用刻度尺测出OE的长度Lo;
(2)把金属块B浸没在油中,把重物A从E处移动到D处时,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3);
(4)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计算ρ油的表达式为:.
老师上完功率一节后,小红想测出自己从一楼到四楼的功率.现有如下器材:A天平、B弹簧测力计、C台秤、D秒表、E电流表、F电压表、G温度计、H皮尺.
(1)请帮小红选择最合适的测量工具(填序号);
(2)请帮她写出实验步骤并用物理量符号表示所测的物理量:
(3)请帮她在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
(4)请你用所测的物理量写出小红上楼的功率表达式: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 的高h/cm |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F/N |
弹簧测力计移动 的距离S/cm |
1 |
2 |
5 |
0.6 |
25 |
2 |
4 |
8 |
1.1 |
(1)在表格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数据;
(2)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
(3)第1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4)如果将重为3N的钩码挂在同一滑轮组下,根据题中已有的信息可以判断出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在范围内.
如图是“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是的(填“相同”或“不相同”).某同学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时,发现灯都亮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2)下表是某同学实验中的一组数据:指出上述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 ,造成错误的原因是。
电流表的位置 |
A |
B |
C |
电流I/A |
0.3 |
0.3 |
1.5 |
(3)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两个串联的小灯泡中,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造成其中一个小灯泡不发光的原因是。
A.通过灯泡的电流小B.灯泡的灯丝断了
C.灯丝的电阻小D.小灯泡靠近负极
(4)甲、乙两同学在做实验时,闭合开关前,电流表的指针均指在零刻度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情况.请分析他们在电流表的使用上分别存在什么问题?(填在下面横线上)
甲:, 乙:。
(5)小明分别测出AB间的电压是2.5 V,BC间的电压是3.5 V,AC间的电压是6 V,由此他得出了“串联后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的结论。他这种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方法科学吗?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