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研究物体微小形变实验的示意图。图中A为激光笔,B、C是平面镜,E为铁架台,P为桌面。实验时,激光经平面镜B和C反射后在屏上形成光斑D;然后再将重物M放到图示位置,激光经B、C反射后,光斑D的位置会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这一移动显示了 的微小形变。此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选填:“放大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或“演绎法”)。
为了测定某电压表的内阻,给你下列器材:
A.待测电压表(O~3 V)
B.电流表(0~1 mA)
C.滑动变阻器(0~50Ω)
D.电源(1.5 V的干电池2节)
E.开关1个
F.导线若干
①请你设计一个测定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图,画在下面的方框内.
②根据你设计的电路图,将图中实物连成实验电路.
使用多用表测量定值电阻R1的阻值(约为几千欧姆)。在下列一系列操作中,合理的操作顺序时。若多用表指针如图所示,则R1阻值为____Ω。
A.转动选择开关置于“х1”挡 |
B.转动选择开关置于“х10”挡 |
C.转动选择开关置于“х100”挡 |
D.转动选择开关置于“х1k”挡 |
E、转动选择开关置于“OFF”挡
F、将两表笔分别接在R1两端,读出R1的值后断开
G、将两表笔短接,调节调零旋扭,使指针指在刻度线右端“0”刻度线处
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由于所用的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的量程较小,某同学涉及了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
(1)试验时,应先将电阻箱的电阻调到____.(选填“最大值”、“最小值”或“任意值”)
(2)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分别测出阻值R0=10Ω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下列两组R的取值方案中,比较合理的方案是____.(选填1或2)
方案编号 |
电阻箱的阻值R/Ω |
||||
1 |
400.0 |
350.0 |
300.0 |
250.0 |
200.0 |
2 |
80.0 |
70.0 |
60.0 |
50.0 |
40.0 |
(3)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绘出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若直线的斜率为k,在
坐标轴上的截距为b,则该电源的电动势E=,内阻r=(用k、b和R0表示)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除有一标有“6 V,1.5 W”的小灯泡、导线和开关外,还有:
A.直流电源6 V(内阻不计) |
B.直流电流表0~3 A(内阻0.1 Ω以下) |
C.直流电流表0~300 mA(内阻约为5 Ω) |
D.直流电压表0~10 V(内阻约为15 kΩ) |
E.滑动变阻器10 Ω,2 A
F.滑动变阻器1 kΩ,0.5 A
实验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变化并能进行多次测量.
(1)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均用序号表示).
(2)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3)试将图所示器材连成实验电路.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材; |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 |
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
D.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同时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
E. 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F. 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操作不当的步骤是(填字母)。
(2)实验小组选出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其中O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A、B、C为三个计数点,在计数点A和B、B和C之间还各有一个点,测得h1=12.01cm,h2=20.20cm,h3=27.86cm.打点计时器通以50Hz的交流电.根据以上数据算出:当打点计时器打到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J;此时重锤的动能比开始下落时增加
了J,(重锤质量为m kg,答案中的数据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