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l、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图1所示的质粒分子经EcoRⅠ切割后,含有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若对图中质粒进行改造,插入的SmaⅠ酶切位点越多,质粒的热稳定性越_____,原因是 。
(3)用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rna Ⅰ切割,原因是 。
(4)与只使用EcoR I相比较,使用BamH Ⅰ和Hind 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 。
(5)为了获取重组质粒,将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片段混合,并加入 酶。重组质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为了 。
(6)为了从cDNA文库中分离获取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将重组质粒导入丧失吸收蔗糖能力的大肠杆菌突变体,然后在 的培养基中培养,以完成目的基因表达的初步检测。
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抗虫的也有不抗虫的。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关系,用紫色不抗虫植株分别与白色抗虫植株Ⅰ、Ⅱ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假定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颜色和抗虫与否的基因可分别用A、a和B、b表示),请回答:
组合序号 |
杂交组合类型 |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紫色不抗虫 |
白色不抗虫 |
||
1 |
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Ⅰ |
210 |
208 |
2 |
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Ⅱ |
0 |
280 |
(1)上述两对性状中,和是显性性状。
(2)作出上述判断所运用的遗传定律是。
(3)亲本中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Ⅰ、白色抗虫Ⅱ的基因型分别是、、。
(4)写出第一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分析下列图表,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B是;G所示糖类的具体名称是;与RNA相比,在DNA分子中特有的一种F物质是。
(2)C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填字母)。遗传信息是D中的
排列顺序。
(3)萨顿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这是由于一对D(基因)在减数分裂时与一对A(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关系。
(4)从分子水平看,D与C的关系是。
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灰身、直毛 |
灰身、分叉毛 |
黑身、直毛 |
黑身、分叉毛 |
|
雌蝇 |
3/4 |
0 |
1/4 |
0 |
雄蝇 |
3/8 |
3/8 |
1/8 |
1/8 |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_____;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
(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
(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体的比例为_______。
(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_______。
右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为伴性遗传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回答:
(1)由遗传图解可判断出甲病为常染色体上__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不可能在X 染色体上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Ⅰ2的基因型为_______。Ⅲ2的基因型为_______。
(3)假设Ⅲ1和Ⅲ5结婚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所以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间的婚配。
右图中,烟草花叶病毒(TMV)与车前草病毒(HRV)的结构如 A、B,侵染作物叶片的症状如C、D。回答:
(1)用E去侵染叶片F时,在叶片F上所患病的症状与___相同。
(2)F上的病毒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外在合成的过程中所需的原料分别来自_____、_____。
(3)子代噬菌体的各项特性都是由_______决定的。
(4)本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