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某二倍体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正确的是
A.该细胞分裂结束即可进行受精作用
B.该细胞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C.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单体、2个染色体组
D.正常情况下,基因B、b所在的染色体不可能是X染色体
从某种微生物种群中分离出5种单基因突变体(1、2、3、4、5),它们不能合成生长所需的物质G,在合成G的途径中,A、B、C、D、E都是必须的并按一定先后顺序出现的中间产物,但不知这些物质合成G的具体顺序。通过向基本培养基中分别添加这几种物质,再检测它们对各种突变体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
突变体类型 |
向培养基中添加的物质 |
|||||
A |
B |
C |
D |
E |
G |
|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注:“+”表示生长;“-”表示不生长。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类型5的基因突变使其丧失合成物质A的能力
B.类型5的基因突变使其丧失合成物质B的能力
C.类型2的基因突变使其丧失合成物质C的能力
D.类型2的基因突变使其丧失合成物质D的能力
将一份刚采摘的新鲜蓝莓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h后,贮藏在温度为1℃的冷库内。另一份则始终在1℃的冷库内贮藏。从采后算起每10天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下图所示曲线。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比值大于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
B.第20天对照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 |
C.第40天对照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
D.贮藏蓝莓前用CO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 |
2013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关于“细胞运输系统的膜融合”的研究者。以下生理过程没有发生膜融合的是()
A.植物体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 |
B.分泌蛋白的加工和修饰 |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
D.浆细胞产生抗体 |
生态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近日,我国各地反复无常的雾霾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仅靠个人努力即可解决 |
B.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是国家经济高速的发展 |
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
D.人类活动超出环境承载能力是造成雾霾等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