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趾树懒是一种移动缓慢、代谢率极低的植食动物,这种动物不直接从树冠“空投”粪便,而是每隔一段时间爬下树排便。研究发现,这种树懒到地面排便时,躲在皮毛里的树懒蛾就伺机在大便中产卵,卵孵化后的幼虫专食树懒大便,而羽化后的树懒蛾又会寻找树懒钻进其皮毛中。蛾死掉后被分解者分解,产生的无机氮促进树懒皮毛中绿藻的生长,绿藻能帮助树懒躲避天敌,也可供树懒食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三趾树懒和绿藻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
B.三趾树懒爬下树排便耗能较多且易被天敌捕食 |
C.树懒蛾幼虫呼吸消耗的能量来自三趾树懒的同化能 |
D.三趾树懒、树懒蛾和绿藻构成的生物群落相对稳定 |
Ach(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实验人员欲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简图如下),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①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②处给予恒定刺激,③、④处分别为感应时间测量点。测得不同浓度Ach条件下③、④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ch浓度(mmol·L-1) |
③处感受到信号所用的时间(ms) |
④处感受到信号所用的时间(ms) |
0.1 |
5.00 |
5.56 |
0.2 |
5.00 |
5.48 |
0.3 |
5.00 |
5.31 |
0.4 |
5.00 |
5.24 |
A.图中⑤、⑥与⑦共同构成一个突触
B.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
C.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的Ach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D.表中数据说明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无明显影响
如图示意一个反射弧的结构,就此图分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直接刺激肌肉可以引起其兴奋收缩,但不能在g、f、e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
B.刺激皮肤引起肌肉收缩时,可在e、f、g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
C.若g以下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够在f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
D.若f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在肌肉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
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组织中的( )
A.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 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
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 |
B.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
C.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
D.食物中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 |
下表表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叙述不正确的()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双分子层 |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