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这种"变局"开始于( )
| A. | 鸦片战争 |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 C. | 甲午中日战争 |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习近平在会见连战一行时,发表重要谈话。谈话中提到“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无论是谁,无论他之前做过什么,只要他现在愿意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我们都欢迎。”审视两岸关系,下面解读错误的是
| A.坚决反对台独势力 | B.不承诺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 
| C.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 D.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 
“君子和而不同”是孔子“仁”的思想具体体现之一。下列哪些史实是对这种思想的实践
 ①隆会议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亚太经合组织建立④美苏冷战格局形成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列图片反映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粉碎“四人帮” ②“大跃进”时期壁画  ③庆祝土地改革完成   ④凤阳县小岗村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 C.③②①④ | D.②③④① | 
大生纱厂发展历程:1903年增纱锭4.08万枚,又以盈余添购2.6万纱锭开设大生二厂,1907年投产。1915年增设布厂,同时在海门筹设第三厂。1921年又设立大生副厂。不久改称大生第一、第二、第三纺织公司。影响变化的因素除辛亥革命外,主要因素还包括
|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 
| C.第一次世界大战 |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提到:“(1903年)梁启超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材料中梁启超观点提出的背景不包括
| A.民族危机的加深 |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 D.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