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

A. 增强国力 B. 地方自治 C. 拥蒋反共 D. 逼蒋抗日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60年代初,棉纺织业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美国也因棉花出口而跃入世界经济的中心舞台”。但棉花种植却与自由劳动相冲突,给这个新生国家带来了危机,导致了美国(

A.

独立战争的爆发

B.

西进运动的开展

C.

南北战争的爆发

D.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19世纪初期,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创作了诗歌《郊游》,发出了图中的感叹。据此判断,诗人描绘的景象应该出现在(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

B.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C.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D.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7~18世纪,英国和法国分别颁布了《权利法案》与《人权宣言》。这两部重要文件的共同之处是(

A.

终结了君主制度

B.

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C.

宣告了民族独立

D.

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壮大

1492年,一位探险家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1519—1522年,另一探险家的船队从欧洲出发,在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后,又回到了欧洲,完成了人类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这两位探险家分别是(

A.

哥伦布和迪亚士

B.

达·伽马和麦哲伦

C.

哥伦布和麦哲伦

D.

迪亚士和达·伽马

下图是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拉斐尔的作品《椅中的圣母》。画中圣母的原型出自一位罗马少妇。拉斐尔在一次宴会上看到她正温柔地注视着心爱的小宝贝,便立即拾起一块木炭,将这个动人的情景速写下来,随后就创作了这一“神来之作”。该作品(

A.

宣扬了神权神性,弥漫着宗教神秘色彩

B.

体现了女性之美,饱含着人文主义精神

C.

充满了生活气息,洋溢着享乐主义情绪

D.

塑造了母亲形象,彰显着女权主义思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