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新社北京三月五日电(记者阮煜琳王鲁平) 朱镕基总理在五日上午开幕的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在经济较快增长.物价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材料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村必须富。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含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哪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来的?这一目标何时能够实现?
(3)中国的农村改革始于哪一年的什么制度?
(4)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能够做些什么?(三方面,6分)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12岁的小莉家房屋瞬间坍塌,爸爸和弟弟离开了人世,小莉也受了轻伤,妈妈因病长期卧床。面对突知其来的困难,这个小女孩不知将如何独撑被"震碎的家"。
请回答:结合材料,我们应怎样关心和帮助身边的同龄人?
转眼问,我们就要告别初中生活,面对未来的人生道路某校初三年级学生小林在一次班会课上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来来,我们应该把握时机,在人生规划方面,最主要是看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只要自己高兴就行,其他的都不用考虑。"
请回答:
小林的看法是否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015年两会过后,"创业""创新""创客"成了热词,某校九年级(3)班的同学以此为话题,展开了一次探究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的部分资料:
机遇和挑战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 ,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在这场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我们不能 落伍,必須奋起直追、力争超越。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领域 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创新基础还不牢,自主创新特別是原创力还不强,关健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 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我思考】通过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改革是动力
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必须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如果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推动中国这艘大船行稳致远,那么改革就是推动创业、创新的重要动力。
【我分析】为什么说改革是推动创业、创新的重要动力?
创新"超人"李超,鞍钢集团鞍钢股份公司冷轧厂4号线设备作业区作业长兼党支部副书记。参加工作25年来,勤学不辍、苦练本領,干-行、钻一行、精一行。获得过国家发明专利5項、专有技术4項、国际发明金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主导完成多项国内外首创、国际领先的技术改造革新项目,创造经济效益上亿元。2015年被中宣部授予全国"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我践行】事迹给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启迪?
陇海大院居民高新海,1976年突然患病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1983年起,家人相继去世,留下高新海孤零零一人.当不幸开始笼罩这个家庭的时候,大院里的邻居们就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一个自发形成的爱心群体自觉承担起照顾高新海的义务,大家不分昼夜轮流在床前守候,至今39年从未间断。父辈们在老去.然而,大院里的孩子长大成人了 ,他们从父辈们手中接过爱心的"接力棒",继续着父辈们的"事业"。陇海大院的事迹感动了中国。
为什么陇海大院的事迹能感动中国?
达尔文既是出类拔萃的人,也是普通的人。达尔文从小热爱自然,他在很小的时候 就想知道各种树木的名称,从丨0岁开始又搜集各种昆生、贝壳、鸟蛋和矿石。经常和哥哥一 起做化学实验,读课外书,有一本名为《世界奇观》的书,描述了古代七大奇观,深深地吸引了他,使他做梦都想到那遥远的地方去亲眼看一看古代的奇迹,以及现有的珍贵植物。他自己研究动植物学,和几个志同道合的青年经常去潮水退落的沙滩上拣拾动物,有时候就一起进行解剖……
从达尔文的成长经历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