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6分)社会是多面的,既有阳光、真情和善良,也有阴霾、欺骗和丑恶。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判断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抵制不良诱惑,学会自我保护。
材料: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某校邀请各界人士召开了“我与孩子共成长”座谈会。
座谈会提到的问题 |
解决方法 |
①家长:随着手机无线上网业务的普及,拥有手机的中小学生用手机上网日渐时髦。一些手机网站上的不良信息也在中小学生的手机中悄悄传播。 |
面对手机网站中不良信息的侵害,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应该: ① |
②民警:有些学生遇到暴力侵犯,又一时无力抵抗歹徒时,往往会放弃努力、任人宰割,即使出现逃脱机会,也想不出具体办法。 |
我至少可以尝试两种机智脱身的办法: ② |
(1)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就座谈会上提到的问题,写出解决办法。
①
②方法一:
方法二:
探究活动题:
材料一:2010年2月26日,十一届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在京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材料二:2010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活动主题是: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我市围绕宣传活动的主题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泰州市委书记张雷指出,法制宣传教育承担着普及法律知识,弘扬培育法治精神,引导法制行为的重要职责,对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为什么说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3)为了宣传宪法,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活动,请你策划两种宣传形式并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出身于高干家庭的王某,因故意杀人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他在临上刑场前写给父母的遗书中说:“本来我以为你们认识那么多大人物,托一托人,总是可以保我出去的……没想到你们和他们一样无情。”
(1)该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
(2)材料中王某故意杀人罪是一种什么行为?为什么?
(3)法律对王某的处罚可见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起到哪些作用?
张爱玲说过:“一个人不能分辨是非善恶是愚蠢 ,一个不分辨是非善恶的人而有才能,这才能就会变成灾难。”
(1)材料中要求中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
(2)你认为我们中学生应当怎样成为一名维护正义的公民?
材料一:某校八年级同学组织了一次“权利义务伴我行”的主题宣传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材料二:今年3月11日,某地区相继出现多名中小学生被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为有效控制疫情在各级各类学校蔓延,该地区从即日起采取措施严防疫情扩散蔓延。根据要求,如同一班级出现3例确诊甲型H1N1患者,该班级全班停课15天。停课期间,学生在家隔离或在规定场所观察治疗。中学生李某听到这个消息后说:“人身自由是我的权利,凭什么要隔离”!
(1)请根据本次班会的主题,列举你所知道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各两项
(2)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二中李某的言行进行评析
(3)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1)下列行为,各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
A、老师:听说你给同学起外号?小明:老师,我不给同学起外号,不信,你去问问“四眼仔”和“瘦皮猴”。侵犯了
B、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今天,他又将没有完成作业的几名学生留下来,规定做不完作业,绝不允许回家。侵犯了
C、小辉嫉妒同学小海学习优秀,将小海的照片作为投飞镖的靶子侵犯了
D、小刘上学迟到,被值周老师发现,为防止给班里扣分,他便撒谎报了另外一个班同学的名字侵犯了
(2)请你从上述A、B、C、D中任选一个为例,说明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所选序号
办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