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考将至,洪明、王芳、李强等几位同学们聚在一起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洪明: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会请老师帮我分析原因,寻找对策。
王芳: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正是这份相信让我拥有了成功。
李强:如果生命是树,那么生活态度便是深扎于地下的根。乐观的心态让我的生命之树郁郁葱葱。
(1)洪明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份相信让王芳拥有了成功的理由是什么?
(3)为了让我们的生命之树郁郁葱葱,你准备从哪些方面来培养?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10月7日至8日,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第二十一次非正式会议在印尼巴厘岛举
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对此,凤凰网发表坪论称:中国始终是亚太持久和平的维护者,互利合作的推动者,共同繁荣的践行者。安全上,中国主张各国建立互信,谋求共同安全。经济上,中国致力于本地区乃至世界各国的普遍发展繁荣。地区事务中,中国主张地区的事情由地区国家商量着办。正如习主席所称,中国的发展将惠及世界,但首先有助于邻国.实现"中国梦"的过程必将为周边国家带来更多机遇。在此背景下,中国走上APEC舞台的中央,正当其时。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们祖国的评价。
(2)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你准备以怎样的行动去圆自己的梦?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可以说是一个“万能科学家”。他爱好文学,学过绘画,学过小提琴。钱学森说过:“正是音乐艺术里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丰富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学会艺术的广阔的思维方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说自己有哪些高雅的情趣?
(2)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情趣?

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2013年6月8日,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廉思课题组在北京举办我国首部青年蓝皮书《中国青年发展报告》发布会,第一次提出“拐点一代”的时代论断。书中指出,“刘易斯拐点”、“老龄化拐点”、“城镇化拐点”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三大拐点。其中,“刘易斯拐点”预示着中国将由生产型社会化向教育型社会化转变。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意味着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逐渐消失,支撑我国经济30年高速增长的丰富劳动力开始变得稀缺。对劳动者知识技能要求的提高,导致青年所必须的学习期限延长,参加工作的时点推后。广大青年将接受更长时间的教育型社会化熏陶,较晚地体验社会责任感,具有普遍的乌托邦倾向,形成自己价值观的机会多。
思考:
(1)请你结合材料概述“刘易斯拐点”的社会特点。
(2)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代青年在“刘易斯拐点”到来之际如何应对?

某中学初三1班进行“建设节约型社会”专题复习,老师指导同学们根据主题词收集和筛选时政材料,梳理和整合考点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请完成他们的学习任务。13分
理解以下主题词与时政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将代表主题词序号填写在下列表格中最合适的位置上,每个序号只填1次。
①技术创新,科技引领②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③节约美德,薪火相传④国情出发,法制约束


时政材料
主题词
1
近年来,中国先后推行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和全民科技行动,国家科技部致力于节能科技创新,攻克了可再生能源与石化燃料高效清洁利用技术难关,开发出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节能技术,在煤燃烧、煤气化、太阳能电池、生物催化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基础研究成果。


2
2013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严格控制国内差旅费、因公临时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会议费、培训费等支出;全国很多城市社区举行“例行节约,让我们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公益活动,成千上万名义务宣传员走上街头向人们发放“节约”倡议书,呼吁市民弘扬传统美德,厉行节约、杜绝浪费。

3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资源相对不足。专家呼吁,要加强环境资源、粮食资源、水资源及各种主要矿产资源保护法的制定和完善;制定反对浪费的法律法规,以惩罚严重破坏环境资源者和严重浪费资源者。

(2)请分别分析上述时政材料中各举措的现实意义。

阅读材料,简要回答。
材料一:2014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明了2014年工作的方向,表达了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心。在报告中,“改革”是最滚烫、最高频的词。他指出,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改革、深化改革、推动改革、深入推进改革、加快改革、启动改革……”——《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二字出现了77次,堪称历年之最。
材料二:李克强总理针对“改革”的表述,甚至有一种悲壮色彩,“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籓篱”。他向全体国民承诺,下定决心自我革命,不惜触动既得利益集团根本利益,坚决将改革推向深水区。公开资料显示,这是李克强总理第三次在讲话中提及“壮士断腕”。 请思考回答:
(1)李克强总理向全体国民承诺,下定决心自我革命。针对“改革”的表述,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籓篱”。这说明了什么?
(2)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二字出现了77次之多,集中表达了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心。请结合所学课文知识简要谈谈改革的重要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