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广西梧州发现一处可谓植物中的“大熊猫”的万年野生水稻。它生长在阴凉且缺少阳光的地方,但一穗就有近千粒果实。野生稻是水稻的祖先,抗病、抗虫害能力特别强。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一种被称做“水稻杀手”的杂草稻已造成相关稻田平均减产10%左右,严重的达60%~80%,因此该野生稻的发现具有重要价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对野生稻进行保护可以保护基因多样性
B.利用杂交技术可以改良现有栽培水稻的基因库
C.野生稻的光合效率很高,因此可以直接引种栽培
D.栽培水稻与“水稻杀手”杂草稻发生竞争,导致水稻产量下降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基因突变的原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将两根枝条分别置于营养液中,其中一枝仅保留一张叶片(甲),另一枝保留两张叶片(乙、丙),叶片置于玻璃盒中密封(玻璃盒的大小足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在甲叶和乙叶的盒中注入14CO2,装置如下图。光照一段时间后,可以检测到放射性的叶片是(  )

A.甲 B.甲和乙
C.甲和丙 D.甲、乙和丙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叶片反射绿光故呈绿色,因此日光中绿光透过叶绿体的比例最小
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
D.光合作用强烈时,暗反应过程直接将3个CO2分子合成一个三碳化合物

某同学通过实验发现,同样条件下α-淀粉酶在35 ℃时的催化效率不如唾液淀粉酶高。该同学想就这一问题做进一步探究实验,下列哪一项探究课题最合理(  )

A.温度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B.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C.淀粉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D.α-淀粉酶的浓度对催化效率的影响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体内的酶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其合成包括转录和逆转录两个过程
B.活的生物体的任何一个细胞都能产生酶,酶在细胞内才起催化作用
C.酶分子结构在高温、低温、过酸、过碱条件下均会受到破坏而使酶失去活性
D.同一生物体内的各种酶要求的催化条件不一定相同,其催化效率受温度和pH的影响

如右图所示表示某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变化的情况,正确的是(  )

A.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7 ℃
B.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
C.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最适pH不变
D.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