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复合氨基酸对小球藻(单细胞藻类)的种群增长的影响,进行了不同浓度复合氨基酸对其叶绿素含量、氧气释放量、细胞数量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表。
复合氨基酸 (mg/L) |
叶绿素含量 (μg/mL) |
氧气释放量 (mg/L) |
细胞数倍增的时间(天) |
0(对照) |
0.11 |
6.85 |
5.8 |
2.3 |
0.14 |
8.67 |
5.5 |
11.1 |
0.25 |
9.21 |
4.9 |
12.5 |
0.22 |
7.56 |
5.7 |
20.8 |
0.12 |
7.34 |
8.4 |
注:每2天测量叶绿素含量、氧气释放量和细胞数;表中叶绿素含量、氧气释放量为第10天数据。
请据表分析回答:
(1)在叶绿素a含量检测时,将小球藻烘干、粉碎后,加入___________制成色素提取液,进行测量;在细胞数量检测时,需将小球藻培养液滴到_____________,并在显微镜高倍镜下镜检计数。
(2)表中氧气释放量________(“>”、“=”、“<”)小球藻叶绿体产生的氧气量,O2产生于叶绿体的 (结构)。
(3)表中数据说明,添加了复合氨基酸后,小球藻_______________增加,促进光能吸收,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增加,加快CO2被还原为____________的速率。
(4)表中数据说明,复合氨基酸的浓度和小球藻种群增长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12分)下图为人体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和组织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⑴若细胞为肌细胞,长时间剧烈运动后,血浆成分会发生一些变化,图示中端乳酸含量会增加,但血浆PH依旧会保持稳定,此时参与稳态调节的主要物质是等。血浆中会对呼吸中枢产生刺激,使呼吸加快加深,这属于调节。
⑵若细胞为胰岛细胞,饥饿时,Ⅱ端血浆成分明显增加的是;若细胞为肝细胞,此时,Ⅱ端血浆成分明显增加的是。
⑶若细胞为小肠细胞,饭后,Ⅰ端血糖含量较Ⅱ端,此时,血浆中胰岛素的含量将会,原因是。
⑷毛细胞淋巴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一个CO2分子从产生部位到A处要通过层磷脂分子。
下图装置可以用来测量萌发的种子、小动物所吸收的氧气量。分别20粒萌发的豆和 4 条蚯蚓为材料,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如下表所示。
(1)装置图中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种子萌发实验时,有色液体移动的方向是,移动的最大速率是。
(3)动物和萌发的种子实验都表明,在一段时间后,有色液滴移动的速度逐渐减缓。这是因为:。
(4)某同学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萌发的种子的呼吸速率比蚯蚓的呼吸速率大”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反射弧模式图,并回答问题:
(1) 当A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导出去。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方式,一是在_________上的传导,传导的形式是形成_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向;二是细胞间兴奋是通过_________(填写结构名称)传递的,单向传导的原因是递质只能由前膜释放,并作用到后膜,结果它的作用是使另一个神经元_________。
(2) 当病毒侵染了C处神经元,导致细胞坏死,A再受到刺激后,图示中________点将检测不到电位变化。
(3)高考来临时,有些保健品是通过给大脑持续补充磷脂酰胆碱,有效合成记忆传递因子乙酰胆碱(Ach)的。当人大脑里乙酰胆碱浓度增高时,信息传递快,记忆增强,思维敏捷。下图为实验人员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简图,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点。(轴突中已除去了突触小泡)
a. 写出图中①—④的结构:①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
b. 此神经元细胞核中________(有/无)胰岛素合成基因。
c. 在轴突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右表为在不同浓度的Ach刺激下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请分析回答:
C处数据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处数据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 kJ·m-2·a-1)。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图中②代表的能量主要以 形式贮存。
(2)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_______________。
(3)顶位肉食动物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为0.25,则肉食动物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为__________;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约为 。
(4)试分析图中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顶位肉食动物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的有机物输入越来越多的原因是。
为探究光照和重力两种因素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哪个影响更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玉米幼苗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
(注:丁向上弯曲生长,丙也向上弯曲生长,但与丁相比,弯曲度要小一些)
根据图示的实验现象回答:
(1) 由甲、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特性。
(2) 由乙、丙、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________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影响更大,但都是通过影响生长素在的横向运输所致。
(3) 如果实验刚开始后使整个实验装置失去重力,丙装置的幼苗生长方向将是:。
(4) 右图是根、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是、茎的远地侧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