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植物叶片上的气孔白天处于关闭状态,晚上开放。如图1表示该植物固定和还原CO2过程,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代表的物质是            ;a、b表示的两个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在叶绿体的   ______  ;C物质产生的场所是   __________     。 
(2)和一般植物光合作用固定CO2不同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根据这类植物气孔开闭及与之相适应的光合作用特点,推测此类植物最可能的生活环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3)植物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H2O),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昼这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还可以由 _______________        过程产生,产生CO2的总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右图为某蔬菜基地测定的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

曲线a中,在11时和13时分别摘取植株上部成熟叶片用碘蒸气处理,13时所取叶片显色较__________ (深或浅)。曲线b的峰值低于曲线a,其两个主要决定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中CO2含量)。6~9时和16~18时,曲线b高于曲线a,主要原因是此时段棚内  __________   较高。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某鱼塘中有A、B、C、D四种鱼,其营养结构如图甲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鱼塘只有C种鱼,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I所示,池塘的承载量(K值)是;若该鱼塘中只有A和D两种鱼,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若该鱼塘中只有A和B两种鱼(假设二者都只取食同一种藻类),两种鱼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2)科研人员对该鱼塘由浮游藻类、A和D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食物链环节
I
II
III
GP和NP
GP=55.6×102
NP=1.3×102
GP=176×103
NP=6×103
GP=59.3×106
NP=50.5×106
NP/GP
0.02
0.03
0.85
R
54.3×102
170×103
8.8×106
未利用

62.8%
99.7%

①III所表的生物是,其呼吸产生的能量主要用于
②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
③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小数点后均保留1位数字)该数据不在10%~20%这一范围,原因是

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甲)和碳循环示意图(图乙),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据甲、乙两图,回答问题:

(1)图乙中的(填字母)可构成生物群落,碳元素在其中是以传递的。过程①表示小球藻的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与乙图相比较,甲图中没有的是(填字母)。
(3)湖泊中,水蚤与河蚌的关系是
(4)某个季节,由于光照减弱,导致鲢鱼向上层转移。此现象表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结构发生改变。
(5)水蚤吃藻类,而河蚌吃小球藻和水蚤,河蚌属于第营养级;水蚤的粪便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这种情况下,细菌和真菌的能量直接源于第营养级。
(6)若河蚌从小球藻中获得的能量3/5,从水蚤中获得的能量为2/5,则河蚌增加10g体重,最少需要小球藻g。
(7)自2008年以来,该地区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有计划地对湖泊进行填埋,此举造成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多细胞生物调节生命活动需依靠细胞通讯。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使之产生相应反应的过程。下图是几种细胞通讯的实例,请分析回答:

(1)A图中过程②起作用,起作用的激素是,过程①起作用的激素是
(2)B图中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膜外电位变化是,突触在传递信号时,信号的转换形式是
(3)C图是单核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过程示意图。图中的“抗原多肽”是经过处理后暴露出来的特定抗原,它将被直接呈递给,再呈递给B细胞后,B细胞增殖分化成
,并完成特异性免疫。
(4)D图中X代表的刺激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该激素被肝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该受体的化学成分是

H1N1流感几乎横行全球,我国也未能幸免,且在10、11月出现了两个高峰期。卫生部采取紧急措施,通过宣传预防、免费发放疫苗等措施,控制了疫情。下图是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图中数字表示细胞,字母表示生理过程,X表示物质。

(1)H1N1病毒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有种。
(2)H1N1病毒的增殖过程中核酸间的碱基配对类型包括
(3)图中免疫细胞②还可以分泌从而促进③的增殖分化,免疫细胞⑤的可由
增值分化形成。免疫细胞⑤的功能是
(4)图中X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合成X的场所是
(5)胸腺素能诱导淋巴干细胞生成具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下列哪一类病人不适合用胸腺素?

A.器官移植病人 B.SARS病人 C.AIDS病人 D.结核病人

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h,此时S1和S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2分)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
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
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
实验试剂:蒸馏水,0.3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
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填代号)(2分)
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标号,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
③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
(4)(2分)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