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
890.3 kJ/mol、2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s)+![]() |
B.2H2(g)+O2(g)=2H2O(l) △H= +571.6 kJ/mol |
C.CH4(g)+2O2(g)=CO2(g)+2H2O(g) △H= ―890.3 kJ/mol |
D.C6H12O6(s) +6O2(g)=6CO2(g)+6H2O(l) △H=" ―2800" kJ/mol |
常温下,下列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pH=3的二元弱酸H2R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后,溶液的pH=7,则反应后的混合后,2c(R2-)+c(HR-)=c(Na+) |
B.0.05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05mol/L的KOH溶液,则:c(CH3COOH)+c(H+)=c(OH-) |
C.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NH4Cl溶液中c(H+)相等 |
D.0.2mol/L NH4Cl和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NH4+)>c(Cl-)>c(Na+)>c(OH-)>c(H+) |
下列有关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mol铜片投入含有4mol HNO3的浓硝酸中,铜片可以完全溶解 |
B.Al与S直接化合可以得到Al2S3,Fe与S直接化合也可以得到Fe2S3 |
C.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 |
D.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FeS2中的硫元素全部被氧化 |
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
把少量NO2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
A.氧气 | B.二氧化硫 | C.二氧化氮和氧气 | D.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
B.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
C.放热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速率 |
D.1gH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为121kJ,完全断裂1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