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6日,第九届深圳文博会的开幕音乐会上,深圳历经6年精心打造的大型儒家文化合唱交响乐《人文颂》金声玉振、鼓乐和鸣,让海内外嘉宾感受到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铿锵足音。在9月21日“国际和平日”,这部作品应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上演,在国际舞台上唱响华夏正音。
《人文颂》的主题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文化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重要因素。请运用文化与社会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蚂蚁是具有较高智商又弱小的群居动物,但若不给予其足够的重视,蚂蚁也会造成严重的蚁灾。在我们的一些大城市也居住着一群人,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却从事临时性工作,平均月工资不到2000元。该群体的高智、群居、弱势、如果不关注易引发社会问题等特征,与蚂蚁极为相似。人们形象地称之为“蚁族”。来自大城市的吸引力、日趋严峻的高校就业形势、实际工作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巨大差距,是“蚁族”形成的三大原因。“蚁族”现象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各级政府为什么要高度关注“蚁族”现象。
(24分)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一个个热词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读懂这些热词,领会国家战略,可以让我们明天迈出的步伐更有底气。
热词一“创新驱动”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6分)
热词二“更高质量就业”
政府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韧l,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2)结合材料,从政府职能角度思考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就业。(6分)
热词三“美丽中国”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3)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方法?(6分)
热词四“教育优先发展”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文化生活依据。(6分)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制度建设上的第一个行动就是进行“营改增”的税制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税收弹性系数变化情况表(表1)、中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表(表2)
表1:中国税收弹性系数变化情况
注:税收弹性系数=税收增长率/GDP增长率。若税收增长率小于GDP增长率,即税收弹系数小于1,则纳税人整体税负减轻。
表2:中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20世纪80年代 |
2000年 |
2005年 |
2010年 |
0.21~0.27 |
0.4 |
0.463 |
0.469 |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指标。0.3以下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材料二 有关专家指出,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与减税密不可分,当前需要“放水养鱼”,提高企业的投资能力和居民的消费能力,释放经济的增长能量。
材料三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国家实行结构性减税的重头戏,但是它的推行却困难重重,像酒楼做出的一桌饭菜,成本要素的价格是隐蔽的和不稳定的,税务部门要对一个服务产品的增值额进行核算很困难。为此,国家把上海作为先行试验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向北京、天津和广东等地推广,采取“分档分行业税率”等具体措施加以落实,使这项改革在曲折中得以前进。
(1)描述和分析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为实现收入倍增计划提建议
(3)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谈谈你对“营改增”的认识。
加强与民族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已历时十余年。淮安对口支援新疆兵团农七师,全面开展了“连心牵手促交流、名家引智促发展、杏林春风送健康、暖心希望送爱心、青蓝帮带传知识、绿色生态护环境”等六大行动,两地全方位交流交融。
请从政治生活中公民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中“政治责任”的理解。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岛屿,实施所谓“国有化”。日本政府的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各地陆续发起了游行示威、抵制日货等活动;然而在游行过程中极少数市民无视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制造了打砸商店、焚烧日系车辆、甚至殴打在华日本人等不和谐事件。
(1)请运用公民的有关知识,阐明你对上述事件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