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雾霾产生的原因,原中央电视台记者柴静经过调查认为燃油和烧煤是产生雾霾的两大罪魁祸首,而中石化方面认为烧煤是主因,燃油只是次因。对此,专家、学者与网民也都提出了不同看法。从认识的主体上看,人们对雾霾的成因持不同的看法,这是因为( )
①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是不同的
②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会导致其对同一对象产生不同认识
③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会导致其对同一对象价值评价不同
④人们的意识活动会随着客观事物的不断变化而变化
| A.②③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已成为都市一大时尚。人们越来越舍得“花钱买健康”。对此,错误的认识是
| A.这说明我国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 B.这将有助于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 |
| C.享受资料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 | D.这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质量 |
某省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42.5%,40.6%,38.8%, 这一变化趋势表明,该省居民
| A.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增加 | B.家庭食品支出额在减少 |
| C.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提高 | D.以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为主 |
2010年第三季度,我国消费品物价指数上涨接近3%,超过了一年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在实际生活中,老百姓正遭受物价上涨带来的损失,这是因为
| A.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会高于价值 |
| B.消费水平高低与人们的收入水平有密切关系 |
| C.物价下跌会使人们的购买力普遍提高 |
| D.物价上涨会使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 |
现在,手机、电脑、MP5成为许多大学生的日常用品,俗称校园“三大件”,回宿舍玩电脑、上课发短信、走路听MP5,而由此带来的“学费外支出”迅速增长,令许多家长有苦难言。这一现象给我们的消费启示是
| A.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 B.要防止消费滞后现象 |
| C.大学生可以超前消费 | D.过于节俭是不可取的 |
当前,部分中学生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出现了追求名牌的风气。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①摒弃盲目攀比,但不反对名牌 ②名牌就是现代前卫,崇尚名牌合情合理 ③反对盲目攀比,摒弃名牌 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对待名牌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