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期间,W市的各支龙舟队训练至深夜,沿河的某小区居民深受其扰。如果你是该小区的居民,可以
A.找媒体曝光,行使监督权 | B.组织小区居民上街示威、游行 |
C.拨打市长热线,寻求帮助 | D.在网上发表抵制龙舟赛的言论 |
心理学家建议,人们如果想摆脱某些思绪,最好回忆一件久远的事情;想停止某些想法,最好的办法是想想其他事情,尤其是发生在许久之前,或者文化差异大、空间距离远的事。这进一步佐证了()
A.认识基于对过去的回忆 | B.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
C.认识基于对过去的忘却 | D.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①观念的东西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②一切观念都是对现实的模仿
③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④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④ |
《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手枪;《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
A.意识活动没有主动创造性 | B.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 |
C.人们的意识无法反映未来 | D.人的意识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 |
下列说法蕴涵的哲理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 )
A.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
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
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
D.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逗号,没有句号 |
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这句话的片面性在于()
A.看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改变的 |
B.承认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联系 |
C.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 |
D.否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