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于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需要以及丝路沿途国家的共同发展需求,我国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的实施( )
①是体现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
②是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要求
③是我国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战略转变的重要标志
④是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温家宝在中国地质大学志愿到西部基层服务和就业的本科毕业生的来信上批示:我深信你们在西部艰苦工作的经历,必将成为你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青年学生之所以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②只有积极投身实践才能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③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④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
A.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在世界地球日到来的时候,人们呼吁要擦干地球母亲的眼泪。这告诫人们()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②认识事物的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③改造世界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④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A.①②③ | B.①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 |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
B.感性认识必须发展到理性认识 |
C.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
D.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
法国的笛卡儿、荷兰的斯宾诺莎是哲学史上“唯理论”学派的代表,他们认为“感觉给人以欺骗”。英国的培根、霍布斯则认为,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主张只谈一分钟、一秒钟、一立方米、两立方米,而不必承认“时间”“空间”这样的概念。他们的共同错误是()
A.否认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
B.否认了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
C.抹杀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界限 |
D.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 |
“哈根达斯实验”,是一个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典实验,说的是:10盎司的杯里装着8盎司冰淇淋,没装满;如果对10盎司的杯进行重新设计,只装7盎司的冰淇淋就漫了出来。消费者会倾向选择哪一杯?结果,是后一种。上述实验结果表明()
A.感性认识具有欺骗性,是假象 |
B.感性认识不是对事物的真实反映 |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 |
D.理性认识不依赖于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