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名不正则言不顺”。地名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认知标签,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但在城市改造中,一条新路取代了一条老街,也往往伴随着一个新名字的取而代之,城市看似日新月异,其实是自毁根基。这说明
①地名创新应以对传统地名的批判继承为基础
②城市发展和地名保护是相互对立的
③地名传承应该是一个对传统事物沿袭的过程
④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受吃碘盐可以防核辐射的传言误导,一时间市场上出现抢购碘盐现象,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但引发人们思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在某超市,众人争相抢购食盐,唯一老太镇定自若在一旁选购其他商品,并不时摇头嘲笑。旁人上前问她为什么不抢,老太答:“非典”那年抢购的还没吃完……。这一笑话,启示我们消费者,应()
|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
|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 D.勤俭节约,减少消费 |
面对居民抢购碘盐的现象,为平息和防止再次出现类似情况,政府应该()
①加强行使市场监管,严打哄抬盐价行为②承担社会责任,加大对碘盐的生产
③履行文化职能,提高公民科学素养④及时公布权威信息,疏导公众恐慌心理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几十年来,人们一直梦想能够使用可视电话,现在iPhone4让我们梦想成真。通过WLAN连接两部iPhone4只要轻轻一点,你就可以与地球另一端的人相视可笑。可见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③新的消费热点带动新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生产决定消费方式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下图为某商场同一时期甲、乙两种商品的有关情况变化图,根据你的比较和分析,下列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
| A.乙商品是甲商品的替代品 | B.乙商品是甲商品的互补品 |
| C.乙商品是生活必需品 | D.乙商品市场是卖方市场 |
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稳步推进阶梯式水价制度。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要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用水差价。我国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其依据是()
①目前我国供水价格总体偏低,难以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
②阶梯水价比较科学,能够实现我国水资源的供求平衡
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
④价格影响需求,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资源节约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某国2010年生产某商品10万件,价值总额240万元,如果2011年从事此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1年此商品的单位价值量和价值总量分别是()
| A.20.00元和220万元 | B.19.20元和220万元 |
| C.20.00元和264万元 | D.19.20元和264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