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和栀子树是常见的观赏植物,见下图。
有人想探究两种植物叶片失水情况的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分别从两种植物各取下20片表面积相近的叶片放在常温下(20℃),每天同一时刻用天平测量其质量变化情况,并且计算其叶片失水所占叶片鲜重百分比的平均值。得到数据如下表:
|
平均鲜重(g) |
累计叶片失水所占叶片鲜重的百分比 |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
第8天 |
||
玉树 |
4.6 |
5% |
12% |
15% |
17% |
22% |
27% |
30% |
33% |
栀子 |
0.4 |
16% |
25% |
34% |
42% |
46% |
46% |
46% |
46%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仔细观察两种植物的图片,请准确说出两种植物所属的类群。
(2)仔细观察表格,比较两种叶片失水百分比的差异,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推测其可能的原因。
①结论:
②原因:
(3)假如你是一滴水,用一段文字(或图形)描述当你被植物的根吸收后所发生的事件。
小兵在制作馒头时发现:夏天面团发酵时间短,冬季面团发酵时问长。这是为什么呢?小兵猜想发面时间可能与温度有关。于是他想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针对小兵同学的疑问,应该提出的假设是什么?
(2)在小兵设计的对照实验中,除了温度这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
(3)上述的研究方法属于法。
(4)小兵在制作馒头过程中所利用的单细胞微生物是。
盐度,即水体中的含盐量,是一种非生物因素。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寻找答案。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实验材料和用具:相似的大豆种子100粒、、清水、湿巾纸、塑料袋。
(4)实验步骤:
①将大豆种子平均分成A、B两组,其中A组种子浸泡在10%的食盐水中,B组种子浸泡在_________________中。均在相同的条件下浸泡6h左右。
②将浸泡后的A、B两组种子分别用湿巾纸包起来,并放在塑料袋中。再将两个塑料袋放置在温暖的地方并注意保湿。在A、B两组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余的条件均相同。其中实验组是,对照组是。
小明家的车库里比较潮湿,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车库外的水泥路上却不见鼠妇的踪影。小明决定进行探究,请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
(1)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①准备材料用具:20只鼠妇,铁盘,纸板,干土,湿土(潮湿程度适当)。
②设计实验装置:在铁盘中以横轴线为界,一侧放干土,另一侧放________。
③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入数量________的鼠妇。
④观察与记录:仔细观察,每分钟统计一次干土与湿土处的鼠妇的数量,共统计10次。
(4)实验结果:________一侧的鼠妇较多。
(5)实验结论: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土壤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6)做完实验后,小明应怎样处理这些鼠妇?。
(7)该实验的变量是土壤的。
一位同学用两根动物肋骨做实验,做了以下记载:
称重(克) |
实验前 |
实验后 |
现象 |
甲骨 |
6 |
4 |
有异味放出,处理后,骨轻轻一敲,就断了 |
乙骨 |
6 |
2 |
骨上有气泡放出,处理后,骨可以弯曲和打结 |
(1)该同学对两骨处理的方法不同:
甲骨:放在________________,去掉了骨中______________物。
乙骨:放在______________,去掉了骨中______________物。
(2)处理后,乙骨变,重2克,证明了骨中含约占总重量________的是___________物;同时可以看出,该动物的生长时期正处于期(填:“幼年”、“成年”或“老年”)。
一位科学家选了两块土质一样的地进行实验。对其中一块地未加任何处理,而在附近的另一块地上则喷洒了某种杀虫剂。他在两块地上各划了5块面积相同的样地,并从每块样地中各取1立方米的泥土,统计其中所含的蚯蚓数目。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未经任何处理的土地 |
喷洒过某种杀虫剂的土地 |
||
样地 |
每立方米所含 的蚯蚓数 |
样地 |
每立方米所含 的蚯蚓数 |
A |
618 |
F |
261 |
B |
893 |
G |
726 |
C |
715 |
H |
449 |
D |
824 |
I |
337 |
E |
581 |
J |
412 |
请根据上表回答:
(1)未经任何处理的土地和喷洒过某种杀虫剂的土地中平均每立方米所含的蚯蚓数各是多少?
(2)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杀虫剂对土地中蚯蚓的数量有怎样的影响?
(3)如果杀虫剂杀死了农田中的蚯蚓,对农田中的其他生物会产生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