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6—7题。
望 岳 春 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 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的景象。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两首诗词都是以哪个季节的景物为背景,借绘景而抒怀的?
两首诗词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结尾“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请你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句中“聚”和“怒”的妙处。
谈谈开头一句描写潼关地势的作用。
阅读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归园田居
一(节选)
少无适俗韵①,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②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③。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①所谓“适俗韵”指的是逢迎世俗的那种品性。②指笼中之鸟。下句中的“池鱼”指池塘之鱼。③渊,深潭。“带月荷锄归”一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将这句诗所写的画面描绘出来。并简要说说这句诗好在哪里。
“但使愿无违”中的“愿”除了指“辛勤的劳动期盼好的收成”外,还包含着什么深层含义?请联系《归园田居》第一首中的具体句子简要分析。
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幽居初夏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zé)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瓯(ōu):杯子。结合“叹息”一词,探究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试结合“草深” 、“鸣蛙”两个词语,赏析“草深无处不鸣蛙”这句的妙处。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问题。(共4分)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说明。
这首诗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自选角度赏析这两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