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结合注释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①夫如何?齐鲁②青未了。
造化③钟④神秀,阴阳⑤割⑥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⑦入归鸟。
会当⑧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①岱宗:泰山别名岱山,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②齐鲁: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国名,这里泛指山东一带。③造化:指天地、大自然。④钟:聚集。⑤阴阳:阴指山北,阳指 山南。⑥割:分割。⑦决眦:形容极力张大眼睛远望,眼眶像要裂开了。眦,眼角。⑧会当:一定要。
⑴结合注释翻译这首诗。
                                                                         
⑵你能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入怎样的思想感情吗?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课文《杨氏之子》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13%)
梁国杨氏子(),甚()。孔君平(),父不在,()呼儿出。为设果,果有()孔指以示儿曰:“()。”儿应声答曰:“()。”(7%)
(1)用原文中的词语来回答:杨氏之子待客很热情,是从“”看出来的;他反应很敏捷,是从“”看出来的;他说话委婉而有礼貌,是从“”看出来的。(3%)
(2)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3%)

轻松阅读快车。
( )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yé)?”徐曰:“不然。( )如人眼中有( )子,无此必不明。”
(1)给短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孺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语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11分)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清平( )翁( )
赖( )莲蓬( )
(2)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________。(2分)
(3)这首词描写了一个________口之家的农村生活。他们的家境比较________,从________就可以看出。(3分)
(4)词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一家人各具情态的________,借此表现________之美和________之趣。(4分)

阅读文言短文,回答问题。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给加点字注音并说说意思。
A.先自度其足__________ ( )
B.吾忘持度__________ ( )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意思。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应用题: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
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的诗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