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为下面3组生物: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B.农作物与杂草;C.狐与兔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
(1)判断A~C 3组生物对应的曲线:A________,B______,C________。
(2)若3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 。
(3)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 。
(4)a或b的变化曲线代表的是________(“种群”或“群落”)水平上的研究;a和b之间关系的变化则是在________水平上的研究。
下图为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图甲),及经过体外受精和胚胎分割移植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图乙)。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超数排卵技术的处理措施是对供体母牛注射________。冲卵实质上是用特定装置,将供体母牛子宫内的 ________冲洗出来。
(2)图乙中②指的是________。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到________时期的胚进行操作
(3)图甲中标号3为 ________,它将来可发育为 ________,图中1将来可发育为。
(4)若一次给受体母牛移入多个胚胎,产生的多个后代基因型相同吗? 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胚胎分割产生的两个或多个个体共有的根本特点是 ______________
(5)如果多个供体细胞来自同一头牛,培育的这些牛在性状上也不完全相同,分析其原因,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
A.性状变异可由环境条件引起 B.基因可能会发生突变
C.受体细胞的细胞质基因不同 D.细胞核基因发生了重组
(6)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应注意 _______________
(7)受体母牛必须和供体母牛属于________ 。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是_____________ ___ 。
(8)通过胚胎分割移植培育出的这些小牛,其性别表现为
A.雌、雄的可能性各占50% B.全为雌性或全为雄性
C.全为雌性 D.全为雄性
下图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治疗遗传性糖尿病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②所示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③、④所示的生物技术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③通常用去核的卵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除了它体积大、易操作、营养物质丰富外,还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④通常用②做受体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
(5)图示方法与一般的异体移植相比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种基因治疗所属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有甲、乙两种可能有一定致畸、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利用动物细胞
培养的方法能够鉴定它们是否有毒性,并比较二者毒性的强弱: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Ⅰ.实验材料:小白鼠胚胎。
Ⅱ.药品用具:胰蛋白酶液、动物细胞培养液、动物细胞固定液、适宜浓度的龙胆紫溶液、滴管、培养皿、剪刀、
锥形瓶、细胞培养箱、载玻片、盖玻片、光学显微镜、小白鼠正常体细胞有丝分裂高倍显微镜照片。
Ⅲ.实验原理:,根据这些变异细胞占全部
培养细胞的百分数(以下称Q值),可判断该化学物质的毒性。
Ⅳ.实验步骤:
(1)制备细胞悬液:把小白鼠胚胎放在培养皿中剪碎,转入锥形瓶中,加人胰蛋白酶液处理,使胚胎组织离散成单个细胞,再加入动物细胞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液。
(2)进行细胞培养:
①取A、B、C三个洁净的培养瓶,。
②。
③。
(3)制作临时装片:
①当细胞繁殖到大约第8代左右时,同时从细胞培养箱中取出三个培养瓶,用胰蛋白酶液处理,使培养的细胞从瓶壁上脱落,再加入动物细胞固定液迅速杀死细胞,将细胞固定在不同的分裂时期。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别从各培养瓶底部吸取适量的细胞悬液。滴在与培养瓶有相同编号的载玻片中央,加1—2滴一定浓度的染色,3—5 min后,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4)镜检和统计:把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寻找处于期的细胞,并与对比以确认发生上述变异的细胞,同时统计该期变异的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数(Q值)。
V.实验结果:
培养瓶 |
A |
B |
C |
Q值 |
1.3% |
12.5% |
0.1% |
Ⅵ.实验结论:。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种子从萌发到幼苗形成再到发育成为成熟植株,在分子、细胞、个体水平上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对小麦的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为了研究小麦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应选择根尖分生区处于有丝分裂 期的细胞进行观察,找到分生区的依据是 。
(2)图甲为小麦叶肉细胞中的一种生物膜及其所完成的一个生化反应。①、②和③三种物质中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的是[ ] 。
(3)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乙是在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乙分析:
①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__mg/100 cm2叶·小时(用CO2吸收量表示)。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依此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措施提高小麦产量。
②请在图乙中用虚线绘出环境温度为30℃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
铁蛋白是细胞内储存多余Fe3+的蛋白,铁蛋白合成的调节与游离的Fe3+、铁调节蛋白、铁应答元件等有关。铁应答元件是位于铁蛋白mRNA起始密码上游的特异性序列,能与铁调节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阻遏铁蛋白的合成。Fe3+浓度低时,铁调节蛋白质与铁应答元件结合干扰了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和移动,从而抑制了翻译的起始;(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天冬氨酸的密码子是,基因中决定铁蛋白“…—甘—天—色—…”的碱基序列为
(2)当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核糖体能与铁蛋白mRNA一端结合,沿mRNA移动,
遇到起始密码后开始翻译。
(3)若指导铁蛋白合成的mRNA的碱基数为N,则铁蛋白个氨基酸组成。
A.等于3NB.大于3N C.等于1/3 N D.小于1/3 N
(4)若要改造铁蛋白分子,将图中色氨酸变成亮氨酸(密码子为UUA、UUG、CUU、CUC、CUA、CUG),可以通过改变DNA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来实现,即,该种改变在育种上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