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利用致病病毒M的表面蛋白基因和无害病毒N,通过基因工程制作重组M病毒疫苗的部分过程。①~⑤表示操作流程,a~h表示分子或结构。据图判断正确的叙述是(   )

A.图中所示的整个过程中,用作运载体的DNA来自分子a、c、d
B.图中c所示质粒可能是从细菌或者病毒的DNA改造的
C.图中结构g和结构h的遗传物质和表面蛋白质均不同
D.图中所示过程中,获取目的基因的步骤是流程①、②;在流程③中必须实施的步骤有切割质粒、将质粒与目的基因重组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以下有关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倍体无子西瓜不育,但无子性状也可能遗传给后代
B.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在镜检某基因型为AaBb的父本细胞时,发现其基因型变为AaB,此种变异为基因突变
D.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下列叙述中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①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导致猫叫综合征
②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③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染色体互换
④唐氏综合征患者细胞中多1条21号染色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某生物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其突变性状是由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方案: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

性别
野生性状
突变性状
突变性状/(野生性状+突变性状)
雄株
M1
M2
Q=M2/(M1+M2)
雌株
N1
N2
P=N2/(N1+N2)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0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该株突变个体的基因型为XAYa、XaYA或XAYA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人类卵细胞和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
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C.次级精(卵)母细胞中染色体组成都可以是44+XX
D.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

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象及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细胞甲、乙、丙、丁均来自该动物的同一器官,此器官是睾丸
B.曲线图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FG段,曲线AG段对应细胞甲、乙、丙
C.细胞甲、乙、丙、丁内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比值是1:1的有甲、乙,具有4个染色体组的有甲、丙
D.CD段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所以对应于甲细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