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10%的
溶液,请按下面要求计算:
(1)106 g上述溶液中所含溶质量为
(2)106 g 上述溶液与足量10%的盐酸反应,最多可生成
多少克?
(3)向106 g 上述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盐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发生的反应为:
当
全部转化为
后,再加入盐酸才开始放出
。请在"题25图"中画出产生气体的曲线。
(4)另取10%
溶液边搅拌边加入10%的盐酸,有关反应物与生成物的量如下表:
物质 |
|
|
H2O |
|||
质量/g |
31.8 |
14.6 |
16.8 |
23.4 |
4.4 |
m |
则m=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如下探究。
已知:白磷与红磷的组成相同,在空气中,温度超过40℃,白磷就可以自燃,反应原理和红磷与氧气反应相同。右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主要操作是:在实验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
(1)请写出白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属于 反应。
(2)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 ;若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 mL。
(3)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 (填字母)
A.加快集气瓶冷却
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C.缓冲集气瓶内的气压的骤然升高
(4)实验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主要是 ,从实验可知这种气体具体的性质有 。(答一点即可)
A、B均为纯净物,C、D、E均为混合物;①~⑤五条途径(见右图)都会产生气体M,实验室可利用途径①、②、③反应来制取M,工业上可通过途径④来生产M,自然界可通过途径⑤来提供M;途径①、②、③反应类型相同,途径①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N可作为途径②、③反应的催化剂。图中部分物质未写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M的名称为 ,N的化学符号是 。
(2)常温下,A、B为固体,C为液体,写出途径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属于 反应(填反应类型)。
(3)工业上需要大量的M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通过途径⑤提供M在自然界中被称为 作用。
学好化学要进行实验。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倒入石灰水的作用是 ,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2)图乙实验中观察到下方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为 ,化学性质为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可用CO2来 。
(3)图丙电解水实验中,试管a中气体为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通过学习化学知识,要学会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1)进入山洞探险,常需要做 实验。
(2)爆米花放在空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红的原因: 。
(4)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壁炸裂的可能原因: 。
(5)久置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 。若要洗去这层白膜,常用稀盐酸,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通过化学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结合下图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若用装置A制取氧气,仪器a中需加入 (填物质名称),发生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为(或符号表达式) ,若选择C为收集装置,则 时开始收集,若用F图所示装置来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导管_________ (填字母)进入集气瓶。
(2)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水溶液称为氨水。
①当选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时,若选择装置B来完成该实验,需进行的改动是(不考虑添加酒精灯等热源仪器) ,做此改动的目的是 。
②你认为应选择收集氨气的装置是 (填序号),有同学对氨气收集装置进行了如图改进,你觉得该装置的最大优点是 。
③在①中改进后的装置可否直接用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简述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