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
A.就地焚烧 | B.发酵后作农家肥 |
C.加工成精饲料 | D.制造沼气 |
下列物质溶于水,由于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的是()
A.P2O5 | B.NaHSO4 | C.NaF | D.CuCl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B.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都是吸热过程 |
C.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
D.强电解质在水中一定能全部溶解 |
将一定量的Cl2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lO-和ClO3-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苛性钾溶液中KOH的质量是4.94g |
B.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21mol |
C.氧化性ClO-<ClO3- |
D.ClO3-的生成是由于温度升高引起的 |
常温下,用 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0.1000 mol·L-1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 |
B.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 + c(CH3COOH) |
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OH—)>c(CH3COO—)> c(H+) |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 c(CH3COOH)>c(H+)>c(CH3COO—)>c(Na+)>c(OH—) |
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右图。
下列对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不能用水浴加热 |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
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
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