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8O标记的CH3CH218OH与乙酸反应制取乙酸乙酯,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O只存在于乙酸乙酯中 |
| B.18O存在于水、乙酸、乙醇以及乙酸乙酯中 |
| C.18O存在于乙酸乙酯、乙醇中 |
| D.若与丙酸反应生成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 |
据权威刊物报道,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H3分子。甲、乙、丙、丁四位学生对此报道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甲认为上述发现绝对不可能,因为H3分子违背了共价键理论 |
| B.乙认为宇宙中还可能存在另一种氢单质,因为氢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必然有三种同素异形体 |
| C.丙认为H3分子实质上是H2分子与H+以特殊共价键结合的产物,应写成H3+ |
| D.丁认为如果上述的发现存在,则证明传统的价键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继续发展 |
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第 IA 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137Cs 比133Cs多4个质子 |
| B.同周期元素(除 0 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
| C.第ⅦA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
|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
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
| 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
| C.P、S、Cl 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
|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
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和Ⅱ中正极均被保护 |
| B.Ⅰ和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 |
| C.Ⅰ和Ⅱ中正极反应均是O2+2H2O+4e-=4OH- |
| D.Ⅰ和Ⅱ中分别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此溶液遇Fe2+产生蓝色沉淀),均有蓝色沉淀 |

A、B、C、D、E五种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且均不超过18。其中A与C、B与E分别为同族元素。原子半径A<B<E<D<C,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C、D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B、E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电子层数:A<B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E
C.简单离子半径:E<D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