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气的无害化处理已成为当今汽车工业的一项重要课题,其基本原理是实现
2NO(g)+2CO(g)
N2(g)+2CO2(g)的反应。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使用合理的催化剂及载体,就可完全清除NO和CO |
| B.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
| C.假设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c(NO)=c(CO) |
| D.恒容条件下,通入惰性气体可提高NO转化率 |
决定原子种类的因素是
| A.质子数和中子数 | B.质子数 | C.电子数 | D.质子数和电子数 |
近年来,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它用酸性电解质(H+)作溶剂。电池总反应为:C2H5OH+3O2=2CO2+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醇在电池的负极上参加反应 |
| B.1mol CH3CH2OH被氧化转移6mol e- |
| C.随着反应的进行,正极附近的酸性减弱。 |
| D.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H++O2+4e-=2H2O |
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
| B.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
| 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1)+2e—=Mn2O3(s)+2OH—(aq) |
|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 e-,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
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能使氢氧化铝迅速溶解的溶液: Na+、Fe2+、NO3—、SO42— |
| B.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Na+、NH4+、 CO32—、SO42— |
| C.含有大量SO42—的透明溶液: K+ 、Cu2+ 、Cl—、NO3— |
| D.含有大量ClO—的溶液: H+、 Mg2+、I—、SO42— |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
| 元素代号 |
L |
M |
Q |
R |
T |
| 原子半径/nm |
0.160 |
0.143 |
0.102 |
0.089 |
0.074 |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6、-2 |
+2 |
-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Q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
B.L、R的单质与盐酸反应速率为R>L
C.Q、T两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nT<HnQ
D.M与T形成的化合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