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用以下甲、乙、丙、丁等仪器组合,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其余辅助仪器略去)及有关数据如下,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 |
苯 |
溴 |
溴苯 |
| 密度/g·cm-3 |
0.88 |
3.10 |
1.50 |
| 沸点/°C |
80 |
59 |
156 |
| 水中溶解度 |
微溶 |
微溶 |
微溶 |
(1)仪器乙的名称为: ;
(2)用上图的装置制备溴苯时的操作为:向甲中预先加入少量铁屑,再加入适量苯,丙中预先装好适量液溴,将丙中所装的液溴缓慢滴入甲中,充分反应。反应中铁屑的作用是: ;写出制备溴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3)丁装置烧杯中倒置的漏斗的目的是: ;写出丁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
(4)充分反应后,向甲中加入适量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所得到滤液就是制得的粗溴苯,其中含有未反应完的液溴,最好应选择试剂 除去,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盐酸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水
经过上述操作所得的粗溴苯中还含有杂质苯,要进一步提纯,应选下列哪种操作 除去。
E.重结晶 F.过滤 G.蒸馏 H.萃取
(8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设计如下的探究方案,请你参与并完成该探究方案。
(1)提出假设:Na2CO3或NaHCO3加热分解时可能有CO2生成。
(2)设计实验:①利用右图装置分别对一定量的Na2CO3和NaHCO3进行加热;②为了检验CO2的生成,试管B中应加入的物质是 (填“澄清的石灰水”或“NaOH溶液”)
(3)现象与结论:同学们发现只有在加热NaHCO3时,试管B中才有气泡产生且有 沉淀生成(填沉淀的颜色),说明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是:Na2CO3 NaHCO3(填“>”或“<”)。
(4)某同学在探究NaHCO3的热稳定性时,称取了8、4gNaHCO3,充分加热,请你计算理论上可产生CO2气体的体积为 L(标准状况)
(8分)根据下表左边的“实验操作”,从右边的“实验现象”中选择正确的字母代号,填入对应“答案”的空格中。
| 实验操作 |
答案 |
实验现象 |
| (1)让一束光线通过Fe(OH)3胶体 |
A、呈蓝色 B、生成白色胶状沉淀 C、呈现光亮“通路” D、产生红褐色沉淀 |
|
| (2)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 |
||
| (3)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氨水 |
||
| (4)向土豆片上滴加碘水 |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以下实验,请将实验①②③的现象和离子反应方程式填入实验报告中。
| 编号 |
现象 |
离子方程式 |
| ① |
||
| ② |
||
| ③ |
某学生用0.2000 mol/L K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 A.取20.00 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
| B.将已用蒸馏水洗净的碱式滴定管,再用标准溶液润洗碱式滴定管2~3次 |
|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
| 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3厘米 |
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G.检查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水
H.再重复做滴定实验2~3次,记录并处理数据。
就此实验完成以下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字母填写短缺的序号)
→ B →→ C →→ A→→ H
(2)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
(3)如果不进行B步骤的操作的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 ______。(填“偏高”、“偏低”、“不影响”,下同)
(4)上述A步骤操作之前,先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
(5)若用酸式滴定管取20.00 mL待测盐酸溶液时,取前有气泡,取后无气泡,其结果会导致测得待测盐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6)若称量一定质量的KOH固体(含少量K2CO3)配制标准溶液并用来滴定上述盐酸,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
某化学小组探究液体有机物样品A(C3 H8 O2)的结构,进行如下实验。实验I:用右图实验装置,通过Na与A反应确定羟基个数。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从(填仪器名称)中加入;检验装置甲的气密性的方法是。
(2)实验前预先将小块钠在二甲苯中熔化成若干个小球并冷却后再与有机物A反应,其目的是。
(3)实验数据记录如下:p="l.038" g·mL-1
| 实验编号 |
有机样品的体积 |
有机样品的质量 |
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 |
| I |
3.65mL |
3.8g |
1120mL |
| II |
7.30mL |
7.6g |
2240mL |
| III |
14.60mL |
15.2g |
4000mL |
①不能选第组数据来计算A中羟基个数,这组数据出现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②有机物A中羟基个数为。
实验Ⅱ:
欲确定有机物A中含氧官能团的位置,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7.30 mL A,Cu作催化剂,经氧化后完全转化成液态有机物B。
②取一质量为m1g的洁净试管,向其中加入足量银氨溶液,滴人化合物B,并水浴加热,待充分反应后,静置,小心倒出上层清液,向试管中小心滴加蒸馏水,倒出,再加入蒸馏水,再倒出,最后将试管烘干并称量。重复2次,试管质量均为m2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小心滴加蒸馏水的目的是。
(2)若
则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是。
(3)试写出液态有机物B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