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事实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Ⅰ操作 |
Ⅱ结论 |
A |
滴加BaC1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有SO42— |
B |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
原溶液中有Na+无K+ |
C |
滴加氯水和CC1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 |
原溶液中有I— |
D |
滴加几滴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 |
原溶液中无NH4+ |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Z元素原子的半径在同周期元素原子中最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W、X、Y的最高价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它们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
B.W、Y、Z三种元素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为: Z>W>Y |
C.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3 |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Y>rW>rX |
在下述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K+、Ba2+、Cl-、MnO4- |
B.含有大量NO3-的水溶液中:NH4+、Fe2+、SO42-、H+ |
C.滴入酚酞试剂显红色的溶液中:Na+、K+、CO32-、Br- |
D.强碱性溶液中:ClO-、S2-、HSO3-、Na+ |
研究发现,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CaF2—CaO作电解质,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TiO2制得1 mol金属Ti,理论上外电路转移2 mol电子 |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2O2--4e-===CO2↑ |
C.在制备金属钛前后,整套装置中CaO的总量减少 |
D.若用铅蓄电池作该装置的供电电源,“+”接线柱应连接Pb电极 |
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①SiO2Na2SiO3
H2SiO3
②SSO3
H2SO4
③饱和NaCl(aq)NaHCO3
Na2CO3
④Fe2O3FeCl3(aq)
无水FeCl3
⑤MgOMgCl2溶液
Mg
A.①③⑤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①④⑤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Na2O2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NA |
B.由2H和18O组成的水11 g,所含的中子数为5NA |
C.14 g乙烯、丙烯的混合气体,含有C—H键数为2NA |
D.50 mL 18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8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