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
ΔH= —57.3 kJ·mol-1,又知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向1 L 0.5 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
①稀醋酸 ②浓硫酸 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其焓变ΔH1、ΔH2、ΔH3的关系是
A.ΔH1>ΔH3>ΔH2 | B.ΔH1<ΔH3<ΔH2 |
C.ΔH1=ΔH3>ΔH2 | D.ΔH1>ΔH2>ΔH3 |
右图为雾霾的主要成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重金属离子可导致蛋白质变性 |
B.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 |
C.向空气中大量排放SO2和NxOy都能引起酸雨和光化学烟雾 |
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人为因素之一 |
常温下,在20.00 mL 0.100 0 mol·L-1 NH3·H2O溶液中逐滴滴加0.100 0 mol·L-1 HCl溶液,溶液pH随滴入HCl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溶液:c(Cl-)>c(NH4+)>c(OH-)>c(H+) |
B.②溶液:c(NH4+)=c(Cl-)>c(OH-)=c(H+) |
C.①、②、③三点所示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②>③>① |
D.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c(NH3·H2O)>c(NH4+)>c(OH-)>c(Cl-)>c(H+)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B.0.2 mol S在空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6NA |
C.0.1molCl2与足量的水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 |
D.1.5 mol Na2O2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5NA |
扁桃酸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8H6O3 |
B.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与扁桃酸发生酯化反应 |
C.1mol扁桃酸可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
D.1mol扁桃酸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mol NaOH |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
被提纯的物质 |
除杂试剂 |
除杂方法 |
A |
溴化钠溶液(NaI) |
氯水、CCl4 |
萃取、分液 |
B |
氯化铵溶液(FeCl3) |
氢氧化钠溶液 |
过滤 |
C |
二氧化碳(CO) |
氧化铜粉末 |
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
D |
乙酸乙酯(乙酸) |
乙醇、浓硫酸 |
加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