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一诗句,不仅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句诗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评价是( )
①人的价值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
②人的价值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③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的价值的高低
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看精神贡献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③ | D.③④ |
为加快解决民生问题,福建省委省政府近年来努力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健全工资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下列对这些举措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影响的推导,正确的是()
A.增加居民收入→经济发展加快→消费需求增加→生产规模扩大 |
B.增加居民收入→消费需求增加→引发通货膨胀→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
C.增加居民收入→抑制通货膨胀→提高纸币购买力→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提高 |
D.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2014年3月15日正式实施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应当采取技术等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信息泄露、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这一规定体现了()
①国家保障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②企业要尊重和保障公民的隐私权
③我国法律是消费者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④经营者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201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下列措施中有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是()
A.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 B.调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 |
C.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D.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
漫画《菜贱伤农》中的农民哀叹道:“为何受伤的总是我们!”这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缺陷
②政府应履行公共服务职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应引导农民掌握市场信息
④价格变动影响生产,农民需要增强风险意识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2012年7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下列对这一政策影响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鼓励投资和消费
②有利于抑制通胀预期,稳定物价和币值,增加存款储蓄收益
③缓解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
④非对称降息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刺激经济发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