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李克强总理强调:我们过去的发展靠的是“人口红利”、“开放红利”、“资源红科”,那么,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更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为此需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多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从“寻觅社会的真谛”角度,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政府于近两年打出了一连串的“组合拳”,国务院取消了几百项行政审批项目,确保在下达命令、指示、指标、规定方面决策科学。另外,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国家对高污染行业确立较高的征税比例,人民法院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重点打击涉及食品、药品、棉花、农资等犯罪行为。
(1)上述材料中国家调节经济运行的方式各属于什么样的调控手段?
(2)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某校高二学生在采访大学生村官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了解到有些大学生的父母对子女到农村任职还不太能够接受。
请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劝说那些有疑虑的父母支持自己的子女当大学生村官的人生选择。
培育优势产业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材料一:优势产业的培育,既与图中的四种因素的基本状况密切相关,又与这些因素能否相互促进有关。这一分析框架用图形表示如同钻石的顶面,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钻石模型”。
材料二:青蒿素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疟疾的药品,因其速效、高效而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青蒿素产业的发展遇到一些难题。
我国青蒿素产业的现状及分析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依据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要求,针对我国青蒿素产业的现状,说明如何提高该产业的竞争力。
人的一生中会遭遇许多困难,我们要学会“沉潜”。沉潜就是沉住气,潜下心来。如果我们在困难面前能沉下气来,不害怕困难,专心致志,自强不息,积聚力量,并抓住恰当的机会反弹向上,毫无疑问,我们就能成功登陆!反之,总是随波浮沉,或者怨天尤人,注定会被命运的风浪所玩弄,直至精疲力竭。
(1)从“发展观”角度看,我们可以从“沉潜”中学到什么道理?
(2)从“人生价值”角度思考,我们应如何在“沉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但在一些地方、一些企业浪费资源的现象还普遍存在。针对这一现象,某校高二(1)班同学决定围绕水资源节约这一课题开展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以下资料:
材料一:人均拥有水资源及每万元GDP耗水量比较(单位:立方米)
材料二:“我们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为此我们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保护土地和水资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十七大报告摘录)
(1)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4分)
(2)在调查中,同学们了解到,当地一家大型企业采取适当措施,使原先的废水得到充分利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大大节约了水资源。请你说明“废水不废”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