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是物质;
(2)
点的意义是。
(3)
℃时,
甲物质加入到
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等于
。
央视报道:某夏日中午,一辆行使在高速公路上的超载大货车,汽车后轮突然冒出滚滚浓烟并燃烧起来.消防人员立即前往救援,并用高压水枪喷射货车油箱和轮胎,10分钟后得以扑灭.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火灾时,油箱内气压因温度升高而增大.从微观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 .
(2)向轮胎喷水能灭火的原因是 .
(3)该汽车在行使过程中轮胎自燃的原因是 .
(4)炎热夏天自驾远行出游,有效预防轮胎自燃的一条可行措施是 .
今年的世界地球日是《巴黎协定》开放签署的第一天.《协定》要求:2030年全球CO 2排放量要比2014年减少20%.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大量排放CO 2,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2)要实现减排目标,需要化学吸收、富氧燃烧等"碳捕集技术".
①化学吸收就是利用化学试剂NaOH吸收CO 2.
表示该技术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富氧燃烧是指用高浓度氧气替代空气进行燃烧反应,排出高浓度的CO 2.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
(3)CO 2也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举一例说明CO 2在人类生产或生活中的应用.
答: .
毛巾用久了会变硬变黄,原因之一是:用毛巾洗脸时,自来水中的钙、镁离子与肥皂作用产生沉淀物(沉淀物可溶于酸)吸附于毛巾上.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钙离子可用化学符号表示为 .
(2)证明自来水是硬水,可使用的试剂是 ,观察到的现象是 .
(3)为避免或减缓毛巾变硬变黄,一种方法是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①下列水净化的方法,一定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
A.过滤 B.沉降 C.蒸馏 D.吸附
②含CaCl 2的自来水,可用碳酸钠处理.处理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要让用久的毛巾变软,日常生活中可采用的一条措施是 .
豆腐是客家美食之一.豆腐制作过程如下: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豆浆 (填"是"或者"不是")溶液.
(2)"点浆"是使用MgCl 2、CaSO 4等凝固剂使豆浆凝固的过程.这些凝固剂的水溶液能导电,说明它们在水中溶解时能生成 .
(3)操作A为 .在实验室进行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4)食用豆腐有益于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预防骨质疏松症等.
①蛋白质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是 ;
②豆腐能够预防骨质疏松症,说明豆腐含较丰富的 (填元素名称).
(5)豆腐中某成分会促进人体内碘的排泄.因此,食用豆腐时,可和 (填一种食物)搭配,解决食用豆腐可能引发的碘流失.
某固体粉末由Mg、MgO和Mg(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固定装置省略)
[信息资料]本实验条件下,氢气密度为0.09g/L。
[实验过程]
步骤Ⅰ: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
步骤Ⅱ:倾斜Y形管,使样品充分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为55.6mL。
步骤Ⅲ:拆下装置,往Y形管内残余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生产沉淀。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2.90g。
[回答问题]
(1)该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 。
(2)①使样品与硫酸充分反应的正确操作是 (填标号)。
A.硫酸溶液转移到样品中 B.样品转移到硫酸溶液中
②判断样品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
①通过步骤Ⅱ推断,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通过步骤Ⅲ计算,样品中镁元素的总质量为 g。
②结论:该样品中的成分是 。
[反思]
(4)该化学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得到以下结论,正确的有 (填标号)。
A.利用该实验方案,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
B.实验前可通过样品的质量估算硫酸溶液的质量,确保样品完全反应
C.仅称量步骤Ⅱ中Y形管内药品减轻的质量,即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