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诗中“孤蓬”喻指
以下对这首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美好生动的景色,衬托了朋友间的惜别之情。 |
B.颈联借“游子意”、“故人情”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
C.“挥手自兹去”体现诗人洒脱豪迈,不带缠绵悱恻的哀伤之情。 |
D.该诗表达了李白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情感,哀而不伤。 |
阅读下列宋词,完成题目
蝶恋花(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末句中“伊”字一语双关,既指,又指。
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草色烟光残照里”展示了主人公望尽天涯时的所见之景,营造了伤感的氛围。 |
B.“无言谁会凭阑意”表明因为词人不愿与人交流,所以没人能理解他的心声。 |
C.本词上片写主人公登高望远,离愁滋生;下片写苦中求乐,情深志坚。 |
D.本词紧扣“春愁”二字,写景抒情,曲径通幽,词末交代了“春愁”的原因。 |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本诗中“万籁”指____。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诗人出游地点和入寺所见。 |
B.颔联细致描绘一幅竹花繁盛的画面。 |
C.颈联以鸟之乐表现诗人的怡然自乐。 |
D.尾联用钟磬声再现寺庙的灵动生机。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蝶恋花
【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首词主要围绕一个“”字展开。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伫倚”句写主人公久久地伫立在一座破旧的楼台上极目远眺。 |
B.上片“草色”句以西风、衰草、夕阳烘托出一种凄美、孤单的氛围。 |
C.下片“拟把”句写主人公豪饮放歌,起初十分痛快,但渐感索然无味。 |
D.下片“衣带”句以“衣带渐宽”写消瘦之状,以“终不悔”直抒胸臆。 |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文后题目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除本诗之外,初中阶段教材里我们学过的白居易的其它作品有_______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标题中的“钱塘湖”就是指浙江杭州的著名景点西湖。 |
B.本诗紧扣标题中的“行”字,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 |
C.颔联和颈联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描写了花草欣欣向荣的景象。 |
D.尾联一个“爱”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无限春光喜悦的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