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B.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C.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
D.在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5% |
在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反应中有关量的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 |
|
B. |
|
C. |
|
D. |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铁粉(焦炭) |
稀硫酸 |
过滤 |
B |
气体(水蒸气) |
生石灰 |
干燥 |
C |
固体(
) |
足量的水 |
溶解、过滤、蒸干 |
D |
固体(
) |
过量稀盐酸 |
蒸干 |
某同学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用稀NaOH溶液、稀盐酸和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的过程见下图。下图所加试剂①②③分别是( )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右边关系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
A. | |
B. | ↑ ↑ |
C. | |
D. |
下列有关概念的辨析中正确的是()
①分子是保持所有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②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③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中子数决定的;④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⑤合金在化学性质上不再具备金属的特性; ⑥水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A. | ①④ | B. | ②③ | C. | ④⑥ | D. | ⑤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