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
(1)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此反应需组装一套制取干燥氧气的装置,所选用的装置连接顺序是( )→( )→( )(填装置字母代号);
(3)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发生装置可选用 ,若用下图装置进行“排水法”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________(选填“a”或“b”)端诵入。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可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如果要制取氨气你应选择的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是_______。
(5)为验证氨气的部分性质,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两种现象: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界中存在着碳循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和天然气,它们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CO2。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填“温室效应”或“白色污染”)。下列反应都能吸收CO2,对减少大气中CO2总量起重要作用的是(填字母序号)。
A.CO2 + C 2CO
B.6CO2 + 6H2O C6H12O6 + 6O2
C.CO2 + H2O(大自然中的水) H2CO3
(2)有一种将CO2转化的实验流程如右图所示,该实验流程中CO2转化的最终产物为
(填化学式,下同),有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铁、铜等金属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很广。
(1)制造汽车所用的钢材是(填“铁”或“铜”)的合金,这种金属在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的面;为保护汽车的金属外壳,表面通常喷一层油漆,其主要作用是隔绝,防止金属锈蚀。
(2)某工厂利用废铁丝、硫酸铜废液(含硫酸亚铁)和废铜粉制备硫酸铜晶体。具体过程如下:
①废铁丝投入到硫酸铜废液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废铁丝在投入硫酸铜废液前需用稀H2SO4进行处理,其目的是。
②过量废铁丝与硫酸铜废液充分反应后,为了得到纯净的铜粉,Ⅰ的主要步骤是。
③在“氧化铜”(含少量铜)转化为硫酸铜溶液的过程中,以下化学反应方程式与该过程有关的是。
A.2Cu+ O2![]() |
B.2Cu+O2+2H2SO4![]() |
C.Cu + H2SO4 ![]() |
D.CuO + H2SO4 ![]() |
右图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氯化钠溶液中的溶剂是。
(2)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g。
(3)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碳酸钠的溶解度。(填写“>”、“<”或“=”)
(4)10℃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两种物质,至不再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溶液。(填化学式)
(5)如右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干冰 | B.氢氧化钠固体 | C.生石灰 | D.硝酸铵 E.浓硫酸 |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蔬菜 B.牛奶 C.大米
(2)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填“元素”或“分子”),身体中一旦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填“骨质疏松”或“贫血”)
(3)在厨房中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A.塑料保鲜膜 B.橡胶手套 C.棉布围裙
(4)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的功能。
(5)在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填“食醋”或“食盐水”)
学习碳酸钠知识时,老师做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演示实验,并对浑浊液过滤,得到澄清滤液。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和同学们的回答如下图所示。
(1)碳酸钠的俗名是。
(2)假设你是丁同学,请你提出一个与甲、乙、丙同学不同的猜想,你的猜想是。
(3)你认为甲、乙、丙同学的猜想都合理吗?如有不合理的,请说明理由。
(4)甲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
没有气体产生 |
猜想不成立 |
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设计是否正确?,其理由是。
(5)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