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载满20t电石的挂车,在浙江滨江区燃起熊熊大火并伴有大量黑烟。事故路面上洒落了五六百米燃着的石头。这辆货车在雨中整整燃烧了一天,消防官兵对大火也束手无措,场面让人震撼。大家对电石的化学性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你一起与他们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电石的主要成分是碳化钙(CaC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及白色固体。常见的可燃性气体中,乙炔(C2H2)燃烧时伴有大量黑烟。
【猜想与假设】
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可燃性气体是:氧气、氢气或乙炔(C2H2);同学们做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该气体不可能是氧气,原因是 。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是:氧化钙、氢氧化钙或碳酸钙中的一种。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白色固体不可能是氧化钙,因为氧化钙会与水反应。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适量电石加水反应,收集生成的气体,验纯后点燃. |
气体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并伴有浓烈黑烟. |
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
(2)取适量反应后生成的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
固体溶解, |
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固体不是碳酸钙 |
(3)取适量反应后生成的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向上层清液中滴加 . |
溶液变红 |
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固体是氢氧化钙 |
【反思交流】请根据以上实验结论写出电石与水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载有电石货车可以在雨中整整燃烧一天而不熄灭,说明电石与水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用A作为发生装置,若试管中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试管中是高锰酸钾,则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B作为发生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C作为收集装置,则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4)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发生装置如右图所示。打开止水夹,若发现稀硫酸未能与有孔塑料板上的锌粒接触,但此时已无稀硫酸可加,则下列溶液中,最适宜从长颈漏斗中添加的是(选填字母)。
A.氢氧化钠溶液 | B.碳酸钠溶液 |
C.硫酸钠溶液 | D.澄清石灰水 |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O2是否支持常见金属的燃烧进行探究活动。
【活动一】探究CO2是否支持实验室常见金属镁的燃烧
实验①:将镁条用细砂纸打磨光亮,在酒精灯上点燃,再将燃着的镁条插入充满CO2的集气瓶,发现镁条仍燃烧。生成物除白色MgO外,还有一种黑色固体。
⑴、将镁条用细砂纸打磨光亮,是为了。
⑵、镁在CO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⑶、实验①的结论是。由该结论可知(写“能”或“不能”)用CO2灭火器扑灭活泼金属的火灾。
⑷、通过实验①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活动二】探究CO2是否支持生活中常见金属铁的燃烧,兴趣小组设计如下方案:(本题回答正确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方案①: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支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
方案②: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段镁带,点燃镁带,待镁带快燃尽时,插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
实验评价:你认为方案(填①或②)更为科学。
理由是:
。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①,②。
(2)利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
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硫粉燃烧实验后,还需向集气瓶内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从A——E中选择),若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端进入。
(4)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一段时间后,测得该装置中溶液的pH(填“>”、“<”或“=”)7。
小刚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小刚叫来小军和小红,共同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
【提出猜想】①可能是NaOH;② 可能是Na2CO3; ③ 可能是。
【实验探究】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1)小军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小军认为白色粉末是NaOH。请判断小刚所得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BaCl2试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判断白色粉末中含有______。为了验证猜想③,小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BaCl2试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然后过滤。你认为她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是 。
【实验反思】在小红所做的实验中,若把BaCl2溶液换成Ba(OH)2溶液是否可行?________(填“是”或“否”),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次,小刚在实验室看到了右图情景:
他首先想到药品可能变质了,那么NaOH溶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刚利用实验室的三种试剂(氯化钙溶液、稀盐酸、酚酞试剂)对这瓶“NaOH溶液”展开了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①: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猜想②: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③: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
[实验探究]
方案 |
现象 |
结论 |
|
I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__________试剂 |
产生大量气泡 |
猜想①不成立 |
II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剂 |
溶液变红 |
溶液中一定含NaOH |
III |
a.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________试剂; |
____________ |
猜想②成立 |
b.向a中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 |
溶液变红 |
经过思考,小刚否定了方案II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故应____________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