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诗文默写。  
(1)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半卷红旗临易水,                     。(李贺《雁门太守行》)
(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借来日重逢的喜悦来衬托今日孤寂的句子是。
                                                   。”
(4)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不少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如“                            
                     ”(《行路难》)抒发李白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             
                                        ”(《登飞来峰》)表达王安石在政治上高
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科目 语文   题型 默写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诗文默写。相关诗文用正楷字书写。

(1)  ,悠悠我思。(《子衿》)

(2)非淡泊无以明志,  。(《诫子书》诸葛亮)

(3)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所写景色开阔宏大与优美奇幻相互映衬,优美奇幻的诗句是“    ”。

(4)“用典”是诗词中常见的手法,它能让诗词言简意赅,含义隽永。辛弃疾用曹操感叹孙权军容整肃的典故,暗示自已有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  ”;在“  ,八年风味徒思浙”诗句中,秋瑾用“项羽被围垓下,自刎而死”的典故喻指国事,抒发感慨。

补写诗句。

(1)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4)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5)四面歌残终破楚,  。(秋瑾《满江红》)

(6)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7)《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  ”表现了李白一往无前的奋发精神;《卜算子•咏梅》中“  ,只有香如故”正是陆游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人格写照。

根据语境默写。

(1)当我们与朋友分别时,会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为朋友壮行。

(2)登上泰山之巅,我们会用杜甫《望岳》中的“    ”来赞叹泰山的雄伟,抒发内心的豪情壮志。

(3)吟诵诸葛亮的《诫子书》,其中的“    ”能让我们懂得在淡泊宁静中才会坚定志向,进而实现自已远大抱负的道理。

(4)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    ”告诉我们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挫折,都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默写(请用正楷书写)。

(1)草树知春不久归,  。(韩愈《晚春》)

(2)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4)吾视其辙乱,  ,故逐之。(《曹刿论战》)

(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不复出焉。(陶渊明《桃花源记》)

(6)《送东阳马生序》中“  ”一句与“同舍生皆被绮绣”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充实和强大。

(7)王绩《野望》一诗中“    ”两句,抒发了诗人向先贤寻求慰藉的苦闷和怅惘之情。

(8)《答谢中书书》中“    ”两句描写了傍晚时的景象,画面灵动,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古诗文默写。

(1)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2)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在古代,诗人常常借飞鸟来表情达意。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乡书何处达?  

,用雁儿送信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的“山气日夕佳,  ”,借鸟儿结伴而归寄托了归返自然的人生理想。

(5)思念流淌。一场夜雨,飘在李商隐的窗前,唤起他与亲友重逢的希冀:“  ,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一杯烈酒,斟于范仲淹的案前,引发他思家与报国的矛盾:“浊酒一杯家万里,  ”(《渔家傲•秋思》)。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