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
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 |
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
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
下图为某一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B.3号和4号均为杂合子 |
C.7、8、10产生含正常基因配子的概率均为2/3 |
D.4号和7号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
已知小麦的显性性状是高秆(D)、抗病(T),下列哪一组亲本杂交的后代表现型为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3:1:3:1的组合是
A.DdTt和ddTt B.DdTT和ddtt C.DdTt和DDTt D. Ddtt和Ddtt
下列关于杂合子与纯合子的叙述,正确是
A.两纯合子杂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 | B.两杂合子杂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 |
C.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 | D.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 |
19世纪中期,孟德尔采用纯种豌豆做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规律。下列有关该研究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在杂交实验中观察到F1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
B.孟德尔依据实验现象提出生物体细胞中含有成对遗传因子 |
C.孟德尔依据假说预测F1测交后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 |
D.孟德尔的测交结果验证了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 |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地球上所有动物和植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
B.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C.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D.保护野生生物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