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
| 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 |
| 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
| 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
下列有关细胞器增大膜面积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叶绿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来增大膜面积 |
| B.内质网通过膜折叠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 |
| C.线粒体通过类囊体堆叠来增大膜面积 |
| D.高尔基体通过产生小泡而增大膜面积 |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的合成有关 |
| B.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
| C.受抗原刺激后的B细胞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加强 |
| D.叶绿体光合作用中产生的葡萄糖可直接转移到线粒体中彻底氧化分解 |
下列有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均可以形成ATP |
| B.动物细胞的形状主要由细胞骨架决定 |
| C.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降解被吞噬的物质 |
| D.细胞液主要成分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等 |
某种多肽含有的元素或基团如下表所示(单位:个):则该多肽含有的氨基酸数最多是
| A.5 3个 | B.4 9个 | C.5 1个 | D.50个 |
某50肽中有2个丙氨酸(C3H7O2N),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几种不同的有机产物,其中脱下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该过程产生的全部有机物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 A.形成的产物中有三条多肽链 |
| B.氢原子数目增加4个 |
| 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4个 |
| D.该多肽释放到细胞外需要经过两种细胞器的加工 |